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年真题 > 省考 > 上海 > 面试 >

2018上海公务员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3月29日下午)

 2023-02-06 15:25:09   爱真题   819 

说明

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

第1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请你结合工作岗位谈谈如何突破眼界与思维的局限性。

第2题:

今年两会,减轻中小学生负担问题成为一个热点。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与之而来的学生择校、学习内容超纲、班级人数过多等问题在社会中引发关注。对此你怎么看?

第3题:

交管部门联合出租车协会准备开办出租车食堂,解决司机的就餐问题,领导让你负责统筹食堂选址工作,你会怎么做?

第4题:

某市民在使用健身器材时不慎受伤,找到器械公司进行理赔,公司出示检测报告称器械没有问题。该市民来到所在街道投诉,作为街道工作人员,你会如何处理?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审题点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句话出自北宋苏轼的《题西林壁》,是我们学过的一首很有名的哲理诗。这一句主要指出的道理就是,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而后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说到了突破这种片面性,需要人们跳脱出事物的限制,站在局外人的身份来全面观察这一件事情。

审题点2:“结合工作岗位”

这是给我们提出来的一个作答要求,就是结合基层岗位或者管理岗位来谈这一问题。但是这并不代表这道题就变得难了,相反这道题你就可以结合你之前看的政府官网、大政方针把这道题目谈得更加有内容,展现自己充分的知识储备。

审题点3:“谈谈如何突破眼界与思维的局限性”

眼界,影响到我们究竟能看到哪里,也就决定了一件事情的目标。而思维,则是决定了我们如何通向目标,也就影响了一件事情的结果。我们要想对其进行突破,也就是我们怎么找到更好的目标,以及我们怎么找到更好的方法。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我们从小就已经朗朗上口的诗句,指的是每个人站位不同,那么从他的视野出发,看见的庐山也各不相同。这在我们工作中,也是十分常见的。经办人员、部门领导、当事群众对同一件事情,由于所做事情不同、所处利益结点不同,对一件事情的评价也截然不同。但是我们作为公务人员,则必须从庐山跳脱出来,看见事物全貌,因为一旦我们处理事情发生了万分之一的偏差,都可能导致群众和国家利益百分之百的受损。而眼界与思维就是决定我们能否跳脱的关键。眼界,即我们能看到哪里,决定了我们处理事情的远见和目标;思维,即我们如何处理事务,影响着我们处理事情的方式和结果。所以,我们需要尽可能让自己拥有更高远的眼界,更灵活的思维。

具体来说,进入基层工作之后,我会这么去做:

第一,主动换位思考。在数学里面,我们都学过用三视图去描绘立体物体,这就是尽可能让自己多看几面,从而能够更清晰的知道物体的全貌。我会在落实政策之前,尽可能收集群众、合作单位的一些意见,做出整理汇总,让政策的施行在我心中成为一个立体图形。在政策推行之中,尽可能的站在不同的位置去实际体验政策效果,在立体图形中抓住每个面所在的中心点。

第二,树立全局观念。就像诗中后一句说到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若想不被浮云遮望眼,就必须从庐山中跳脱出来,用更高的眼界来看待庐山。而我们要实现这种跳脱,必须要有全局观念的思维。我们要不断去深入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从自身所在系统的全局出发来思考,比如仔细了解乡村振兴计划的谋篇布局,站在我们整个乡村的角度来思考,我们可以通过我们乡村的什么特色来实现振兴,随后再思考站在我的岗位,我要做什么来帮助这个特色的实现。

第三,深化创新思维。当我们的眼界足够远了之后,我们也需要以思维作伐,到达成功之岸,就像是杭州在解决“中国式过马路”问题之时,不是从行人入手,而是先推进“礼让行人”的政策,通过这种多车的礼让等待,让行人不再好意思直接横穿马路。这就是创新思维的优秀案例。具体到我的时候,我在做工作的时候,会持续地问自己三个问题,来提醒自己创新:一是除开常规方法,我还可以用什么更好的方法?二是常规的方法基础上,我还可以简化哪些程序?三是我还可以引进哪些新技术?

我相信,通过以上的方法,一定能够让自己的眼界尽可能宽广,思维尽可能的灵活,用看见的岭和峰,拼出一片庐山,认识其真面目。

。。。

注:篇幅有限,完整版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

  --   -- 下载真题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