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年真题 > 省考 > 甘肃 > 申论 >

2022甘肃省考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县乡卷)

 2023-03-15 22:08:09   爱真题   150 

一、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总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草稿纸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涂黑。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考生方可答题。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考场。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材料

材料1

古道上斑驳的树影,把S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张局长的思绪拉回到六年前。“S县的所有古道,我都走过。”他说,“随着人们走进大山,拥抱自然的兴趣日益浓厚。古道成为开展森林休闲康养的重要载体,这也是推动古道修复的重要原因之一。2016年县里把‘加快古道修复’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我和规划团队花了三四个月时间梳理,勘测全县的古道资源,发现许多古道的贯通性、历史性、人文性和景观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

古道修复除了讲究“修旧如旧”,还必须能在更宏观的视野上系统考虑,比如怎样以古道为主要纽带串联贯通起周边的乡镇。因此,S县在规划古道修复工作之初,就将丰富的古道网络作为重要考虑点。

沿着S县上古乡茶岭古道一路攀爬,可抵达的最顶端是“一峰九崖”中最负盛名的奇石山峰——神女峰,但是,古道在通向山顶的最后两公里处戛然而止,新修整的路是古道修复时特意设计打造的延伸段。

“类似的延伸段设计可以让上山的游客选择另一条古道下山,体验沿途多个古迹景点,不走回头路。这样可以将古道景点与文化名山、古镇、古迹、古村等古文化旅游资源更好地融合开发。”古道修复规划专家说。

据初步统计,古道沿线现有自然景观800多个,民宿、农家乐300余家,人文古迹400多处,涉及民间传说900多个。说起古道,S县汝溪乡天台村村民老蒋再熟悉不过了。天台村就在古道旁,不远处便是传说中徐霞客游天台山的首餐地、首宿地——筋竹岭,这是汝溪乡最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很多古人在这里写过诗,比如‘路虽幽艰,吾何惧’‘松虬不直,主石而枝蔓’……”说起古道文化,老蒋非常自信,诗词随口就来。

汝溪乡党委书记说:“古时,筋竹岭古道是进入天台山的要道,一大批文人墨客经此前往天台山,留下众多诗词歌赋和传说,很多诗文意境高远,故事催人向上,广为当地人传颂,其中所反映的不惧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已经深入当地人的骨髓。以前古道沿线地处深山,当地人日子过得很苦,但是当地人从没放弃过努力,古道先人们的开拓精神在后辈身上得到传承,依托古道而兴起的各种农家乐、户外拓展基地正是当地人依靠双手勤劳致富的真实写照。老蒋经营的汝溪山庄就在附近,生意最好时一天接待过上千人。”“游客们通常会在这里读一读碑文,体验往返一小时左右的古道。在山庄吃饭休整后,再驱车前往不远的汝溪户外拓展基地,体验徒步、漂流、溯溪、露营……”老蒋笑呵呵地说。古道是“静”的,必须要让它“动”起来,才会有更大的活力。地处天台山深处的花茂村,一度处于区域发展的中下游,而在天茂旅游发展公司刘经理看来,也正是因为地处深山,花茂村很好地保留了古民居、古廊桥、古道、古树、古民俗特色。这“五古”正是花茂村后发起跑的优势所在。2021年2月,花茂村和隔壁的青茂村一起入股,与S县效农集团签署整村运营协议,成立了天茂旅游发展公司。现在,这里的古廊桥、古树都是游客来村必经的打卡地。

光有这些还不够,天茂旅游发展公司瞄准当地特色资源。“我们流转了270亩梯田,种植古道米。”刘经理说,“打米糕、舞龙灯、提线木偶等传统古道习俗都在这里一直保留传承。公司以此为灵感,请了国内知名文化公司,在这些习俗素材上进行了创作,打造了各种精彩纷呈的实景演出剧目,角色扮演体验生动,同时,还开发了古道菜、古道面、古道粽子等具有独特标志性的系列农产品,仅去年,实景演出就开出200余场,票房收入近100万。”古道系列农产品创造了250多万元的销售额,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久前,天茂旅游发展公司利用村里的古民居,在古道口开了一家“古道”村味馆,打造“古道”品牌系列产品展销厅。

古道曾是当地交通第一要道。如今古道已成为旅游乡镇迈向未来的新动力。

材料2

H市平川县和云安县过去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近些年来,平川县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镇与镇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却越来越突出,而云安县则打出了一套多镇集群化建设的“组合拳”,有效推动了县域乡镇协同高质量发展。

平川县核心区由四个邻近乡镇组成:水门、仁和、三汇、永兴。水门镇规模最大,常住居民约12万,永兴约有5万居民,三汇和仁和不到2万。水门镇以宠物用品制造闻名,不仅有完善的宠物养殖、宠物食品生产、宠物美容、宠物乐园等产业链条,生活服务业也发展迅速,如修建了星级酒店、配套建成了完善的交通设施和大型污水处理厂。

仁和镇地势起伏,盛产老树岩茶。前些年,镇上刮起一波开荒种茶、兴办茶厂之风。现如今,大量茶厂倒闭,店铺人去楼空。曾在镇上开店的李先生回忆:“最景气的时候,镇上一大半门店都在销售茶叶,借着茶叶的热度,镇上修建了多家豪华酒店,还办起了茶文化博物馆,很是热闹。”“说实话,我当时就不太看好,那里交通不便,高速在那边没有出口,到县城还要绕几十里盘山路。如果不去进货,谁大老远跑去喝茶、逛博物馆?”曾前去考察货源的吴老板觉得,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单一是仁和镇发展的硬伤。

三汇镇三面环水,风景秀美,当地的柑橘曾小有名气,但因为柑橘采摘后往外运输成本高、储藏技术欠缺,大多只能内销。陈女士家有几十亩橘园,行情不好的时候,即便免费相送,别人都嫌麻烦。“都说水门是县城副中心,其实我们跟水门离得很近,他们的道路交通、产业链条、信息服务不晓得为什么就是辐射不到我们这边。”

锑矿开采是永兴镇的支柱产业。“采矿会导致污染,这是显而易见的,但这是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做好废水处理是我们的重点工作。”永兴镇党委余书记表示。为此,镇上修建了一座污水处理厂,用于处理厂矿污水和民用废水;同时,锑矿厂也投入大量资金完善和改建了排污设施设备,该厂与水门的污水处理厂相距不到2公里。

云安县华福蛋厂已经尝到了协同发展的甜头。每天一大早,蛋厂的货车都会从华昌街道出发,经毗邻的中山镇到市里送货。以前走的是弯弯绕绕的乡间小道,路窄道远,还时不时堵车。自从华昌路北延工程建成,单程用时减少了20分钟。

华昌路北延工程于2020年4月通车,这条800多米的双向四车道柏油路,连接起了华昌街道与中山镇。华昌街道张主任介绍:“项目涉及两地的道路改造、设施提升、农户拆迁等,我们和中山镇进行了充分沟通和全方位谋划,最终共同出资、携手打通了这条‘断头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了两街镇的充分融合。”除了华昌路北延工程,去年,双方还打通了另一处瓶颈路。

在云安县南港片区,变“一地独有”为“全体共享”的集成招数也开始发挥作用。“我们希望从乡镇集群发展的角度,以集约、互补为前提,打造一个‘美镇圈’。”云安县乡镇集群化建设办负责人说。南港片区构建了以沙河镇为核心,辐射周边乡镇的“1+N”发展模式,打破原有行政区划,实现全域一体化规划、组团式发展、协同性建设,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生活圈体系”。

以沙河镇为核心,南港片区高标准建设公共服务中心、生产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智慧治理中心等设施16处,打造辐射南港片区的“全域型村镇服务圈”,同时减配重复设施。“周边乡镇不再单独建设污水厂,而是将污水接到沙河镇污水处理厂。”沙河镇党委刘书记说,“邻近的风林镇以红色旅游为特色,原本规划了高档酒店,但考虑到沙河镇已有五星级酒店,风林镇就不再重复建设了。”

2021年5月,云安县广桥镇、文峰街道和北路街道共建的广文北经济园区正式开园。“我们园区重点打造中高端制造业产品生产集群,产权为三镇街共有,租金等收益由三地共享,每个镇街各派一名领导参与园区管理,并通过每半月一次的碰头会共商建设大计、共享招商引资资源。”园区管委会文主任说。与此同时,广桥镇聚焦现代化高端农业产业;文峰街道重点打造工业特色型美丽乡镇;北路街道全力升级“工业+居住”型未来社区。如此,3个镇街在集群化建设中既通力合作,又各有侧重,既打破行政壁垒、共享建设资源,又发挥独特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名片”。

入驻园区的北环科技公司陈经理说:“最初我们公司选址并不在这里,但园区的产城融合式集群平台吸引了我们,这里不仅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也有将生产区与生活区完美融合的各种网络。我们预计2022年能在这里实现3亿元的产值。”“原来我们担心集群化建设也很难打破不同乡镇之间的条块阻隔,但县里积极推广应用集行政管理、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为一体的‘云政通’智慧服务平台,全面打造数字化在线政府,实现跨区域跨部门协同联动、一事联办,有效解决了企业和居民的各方面难题。”文主任说。

材料3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如何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D村可算是找到了破解“密码”。

曾经的D村是个空壳村。十几年前,村集体背负了近80万元债务,当时村里连一个像样的办公地点都没有,更别提为村民办实事了。

村“两委”新的班子组建后,开始了探索创新之路。在新班子组织召开的第一届村民大会上,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交通落后、没有产业基础等是D村的劣势,而优势也十分突出,紧邻微山湖。微山湖不仅水资源充足,而且生物物种丰富,湖边芦苇丛生,还经常有珍稀鸟类在此栖息,一到节假日,就有大量人流聚集在此休闲娱乐。但由于缺少相应的管理整治,鸟类栖息地时常变成烧烤点,不少区域甚至乱石堆砌、脏污不堪。

明确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后,村“两委”最后做出决定:整治沿湖滩地,发展休闲观光产业。

D村邻湖沿线的浅滩和斜坡曾经杂草丛生、湿滑不平,村里决定在湖边修建沿湖步道,将原来的土石斜坡修整为阶梯式的过渡带,并设置了小码头、垂钓区和停车场等公共设施。这些改造和新建的服务设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我参与了这片沿湖区域的开发建设,步道沿线的公共设施比如小码头的渡轮、停车场等虽然收费不高,但因为来的人多,收益很不错。”村民老李回忆说。

D村因地制宜,变洼地为聚宝盆,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过几年的努力,沿湖滩地不仅常年碧波荡漾、芦苇密布、水鸟成群,而且沿湖带的休闲观光产业逐渐发展起来,渔家乐、农家乐、码头汇、映月岛等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休闲观光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为村民创造了更多就业、创业机会,还大大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有了这笔钱,D村“两委”有了发展底气,除了一部分用来还债外,其余的钱一部分用于扩建沿湖步道、停车场,增设环湖公园、儿童游乐场等休闲场所,另一部分则用来发展其他集体产业。

村子的主干道上是一个马路集市,有几十年的历史,辅射周边10余个村,在集市的中段有个老电影院,年久失修,已经坍塌。为进一步拓展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经村民大会商议,村“两委”决定在老电影院原址建商用房,由集体出资建设,产权归集体所有,房屋租给商户,租金为每年5万元,这笔收益不仅可观,而且十分稳定。

无独有偶,村里的老窑厂部分土地已经复垦,还留下了一个大窑坑。村“两委”变窑坑为资源,发动村里的能人创业,发展水产养殖。由集体出资,将窑坑简单平整后流转给这些水产养殖户,集体经济又增加了一笔固定收入。

另外,D村抓住县里对附近河道进行拓宽的机会,利用挖出的土方复垦土地30亩,全部种植了经济林,而后又将这些经济林流转给农家乐的老板,用于拓展其经营场所和范围。如此一来,既扩大了绿化,保护了环境,又改善了生产条件,延伸了产业链条,拓展了增收空间。

经过几年的努力,D村不仅还清了债务,还能保持集体每年有笔不菲的收入。“带领一个村发展就好比过日子,得想方设法多渠道去寻找致富门路,将鸡蛋放到多个篮子,不仅降低了风险,还提高了收益。”D村党支部韦书记说。

有了集体收入后,D村开始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修建水利,搭桥铺路,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保障。村里先后投入20多万元修建了生产渠6000米、生产路12000米,大大方便了农户。同时,鼓励农田流转经营,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和机械化,引导种植大户发展绿色农业,叫响微山湖品牌,农产品品质和产量不断提升。经过不懈努力,农田的小麦和水稻产量翻了两番,土地流转费也由一开始的50元每亩提高到300元,再到现在的700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村“两委”深知,只有引入和发展企业,才能为村集体带来更多的收益。在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同时,村里还开始加强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多方招引项目。去年,鸿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看中了D村的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决定在村里投资建设秸秆收储加工项目。通过充分整合资源、盘活土地、鼓励创业,村里还招引农产品加工厂3家、电子材料厂1家,使近百名村民实现就地就业。

“蛋生鸡、鸡生蛋,无穷尽,只有让钱生钱,村集体经济收入才能源源不断,才能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好事。”韦书记说。

材料4

2021年6月30日,Q区钟楼街道画韵坊社区邻里中心正式开业,现场犹如一场大派对,热闹非凡。“这里老少咸宜,大家都来围观。由此看来,设计很成功。”邻里中心商业负责人说。

2018年,Q区对这里的棚户区原住民进行了拆迁安置,结合群众服务需求,投资2500万建设邻里中心,2020年8月交付。Q区委区政府提出,要把这里设成最美邻里中心。“中心的功能怎么定位?怎么打造才能符合百姓心中的“最美’?我们走访居民、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问计于民。”钟楼街道办事处胡主任说,一开始他们想打造一个高标准菜市场,但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居民认为“这不是刚需”,小区周边已有两个大菜市场。同时,居民们的一系列实际需求浮出水面:养老助餐、文娱活动、修理缝补……经过综合筛选,最终的方案是,把画韵坊社区邻里中心定位为全龄共享的综合性实体。

钟楼街道摒弃了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思路,采取PPP的合作模式,经过多方比较,引进了淮尚家生活商业品牌和华福养老机构。在街道主导下,各方参与议定方案。最后,呈现在居民面前的邻里中心,总用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面积不大,功能不少,一楼是社区商业中心,二楼是党群服务中心,三楼是康养服务中心。

走进一楼的商业中心,商品琳琅满目,人们络绎不绝。另一旁的“社区工坊”里,有理发、家政、维修等中老年人钟爱的便民服务,简餐、咖啡、鲜花绿植等小店则是清一色年轻人“心水”的潮牌。这里吃喝玩乐功能齐全、应有尽有。“淮小包”“就是牛”等特色餐饮丰富了“社区主食厨房”的内容,不少居民逛完菜市场,专程来这里排队尝鲜。“食愉食悦”和“wecafe”则是年轻人钟爱的甜品和咖啡。“束心”是一对90后小情侣开的花店,旁边挨着的是“淮小鲜”,供应各种蔬果生鲜……“我们这个是‘小而美’‘小而精’‘小而萌’的生活服务综合体。”花店老板说。

二楼的党群服务中心按照“亲民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理念设计。走进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型文化背景墙,党史应知应会知识、社区党建工作动态、廉政纪律规定等一一陈列其中。星期五一大早,75岁的刘大爷就来预约活动场地。他是社区红叶诗社社长,该诗社由社区的诗词歌赋爱好者自发组成,每周六上午会来党群服务中心组织活动。以前诗社开展活动,场所是个大问题。现在,党群服务中心满足了诗社成员最迫切的期盼。在党群服务中心的左边,是一个宽敞明亮的阅读空间。钟楼街道积极与区图书馆合作,得到区图书馆捐赠的两千册图书,涵盖党建、文史、艺术、少儿等方面。居民可随时到此借阅图书,阅读区专门配备了一台数字资源阅读终端,让居民能够便捷地获取丰富的数字资源。党群服务中心还邀请专业老师每月开展插花、书法、茶道等艺术课程,鼓励各职业群体、各年龄段的居民参与进来,实现社区资源共享。中心还推出“心愿驿站”服务平台,配备心愿收集箱、心愿墙,鼓励居民表达“微心愿”,让居民从“不愿说”到“掏心窝”。

“天气热的时候,转个弯、不出小区,就可以带孩子到党群服务中心看书,经常和姐妹们跟着老师学保健操、跳舞、话家常。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社区居民杨大妈说。

三楼的华福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助餐、助浴、日间照料和托养等服务。年过八十的张大爷夫妇,子女远在外地工作,老两口手脚不利索,买菜做饭难度很大,更为困难的是洗浴,每次都担心滑倒,邻里中心解决了他们的困难。现在,每天有四五十位老人来到三楼享受由华福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很多老人前来咨询,我们接下来将推出送餐服务。”养老中心负责人说,周边两个小区1万多居民,其中24%左右是老年人,养老服务拓展的空间很大。

“我们在康养中心的设计中,努力让居民感受到社区空间的温情,从而找到一种归属感。”邻里中心商业负责人说。为此,他们还在三楼辟出了380平方米的空间,摆放“曲水流觞”的长条桌椅,抬头可见现代风格的水晶吊灯。这是一个居民共享的公共空间,年轻人在这里喝着咖啡捕捉时尚新奇,老年人在这里品着茗茶找寻久远的“乡愁”。

钟楼街道办事处胡主任说:“画韵坊社区邻里中心的设计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必须充分尊重不同居民群体的真实偏好,通过和居民的沟通对话,了解、分析、甄别他们各个层次的需求,再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和产品,这样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居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从而形成邻里相亲、文化相融的和谐景象。”

三、作答要求

根据“给定资料1”,谈谈S县如何让古道成为城镇乡村发展新动力。(15分)

要求:

(1)准确、全面,有条理;

(2)不超过200字。

假如你是平川县政府办的一名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2”,梳理平川县在乡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30分)

要求:

(1)问题梳理全面、准确;

(2)所提建议与问题对应,具体明确、切实可行;

(3)不超过400字。

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D村是如何通过“蛋生鸡,鸡生蛋”的方式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密码的。(15分)

要求:

(1)全面、准确、有条理。

(2)不超过250字。

请你根据“给定资料4”,撰写一篇画韵坊社区邻里中心建设特色的工作简报。(40分)

要求:

(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

(2)准确简明,条理清晰;

(3)不超过600字。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

  --   -- 下载真题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