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______。
A.文化现象
B.文化内涵
C.文化事象
D.文化思潮
2、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______。
A.古巴人和鲜卑人
B.古巴人和羌人
C.鲜卑人和吐蕃
D.吐蕃和羌人
3、中国古代家族伦理的核心是______。
A.修身
B.勤业
C.孝悌
D.尊师
4、《诗经》编成于______。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汉朝
D.唐朝
5、中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产生于______。
A.元代末期
B.明代中叶
C.清朝中叶
D.民国初年
6、在中国古代教育程序的八个步骤中,最终阶段是______。
A.“正心”
B.“修身”
C.“平天下”
D.“治国”
7、中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______。
A.坚持语文独立
B.坚持语文互助
C.坚持语文平等
D.坚持语文分类
8、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是隋唐确立的______。
A.孝廉制度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度
D.管理选拔制度
9、在诗歌题材上,律诗盛行于______。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0、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______。
A.黄帝、鲧、高辛、尧、舜
B.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C.黄帝、仓颉、高辛、尧、舜
D.黄帝、高辛、尧、舜、蚩尤
11、中国铁器的普遍使用始于______。
A.新石器时代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2、唐代以后科举制的主要形式是______。
A.民间推选制
B.官员举荐制
C.面向社会的公开考试
D.门阀世族世袭制
13、在中国哲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______。
A.人定胜天的观念
B.物竞天择的观念
C.天之人分的观念
D.天人合一的观念
14、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中国汉字是______。
A.岩壁文
B.石鼓文
C.青铜文
D.甲骨文
15、注重人的心态部分,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的是______。
A.广义文化
B.狭义文化
C.民族文化
D.国别文化
16、古代识字课本《百家姓》出现于______。
A.唐代初年
B.北宋初年
C.明代初年
D.清代中期
17、中国农业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是______。
A.水利开发
B.农具应用
C.农业政策
D.农耕灌溉
18、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______。
A.商代
B.周代
C.汉代
D.晋代
19、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______。
A.“无常
B.“中庸”
C.“诚信”
D.“忠君”
20、就文字的表意方式来说,汉字属于______。
A.表意文字
B.表音文字
C.表情文字
D.表针文字
21、提出“先行后知”说的是______。
A.王夫之
B.王阳明
C.朱熹
D.程颐
22、1553年(明嘉靖三十年)以暴晒贡物为名,赖占了澳门的是______。
A.荷兰人
B.法国人
C.英国人
D.葡萄牙人
23、性善论出自______。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24、传统汉族男子的成年礼叫______。
A.加冠
B.及笄
C.大功
D.齐衰
25、语言崇拜源于______。
A.文学
B.艺术
C.巫术
D.医术
26、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______。
A.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实现社会主义
D.实现中国经济伟大腾飞
27、武丁以后,在所有的神灵中,殷人祈祷的主要对象是______。
A.太阳神
B.祖先神
C.土地神
D.河神
28、“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段话出自______。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梁启超
D.鲁迅
29、提出“约定俗成”理论的是______。
A.荀子
B.孔子
C.朱熹
D.程颐
30、骈体文是汉以后产的生一种文体,全盛时代在______。
A.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31、物质文化遗产包括______
A.古遗址
B.壁画
C.文献
D.历史文化名城
E.传统戏曲
32、中国传统市商贸易活动的模式主要有______。
A.市
B.墟
C.集
D.会
E.场
33、天神祭祀包括______。
A.天帝祭祀
B.山川祭祀
C.日月星辰祭祀
D.气象神祭祀
E.社稷祭祀
34、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有______。
A.木刻
B.篆刻
C.珠算
D.皮影戏
E.藏戏
35、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其产生条件是______。
A.人类社会制度的形成
B.人类语言的产生
C.人类具备制造工具的能力
D.人类物质条件的改善
E.人类思维方式的进步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10分。)
36、文化遗产
37、语言崇拜
38、“五常”
39、民族
40、九品中正制
四、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30分。)
41、简述周公赋予农耕活动的政治含义。
42、简述礼的调和作用在传统社会的主要体现。
43、简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4、简述语言与民族的关系。
45、简述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的发展。
46、简述王安石对科举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
五、论述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
47、以中国古代社会和希腊古古代社会为例,论述血缘关系在居民生活中的地位与表现形态的差异。
48、试析“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