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材料
材料1
在S省数字农业人才培训基地直播间里,61岁的农民“八哥”操着乡音,对着手机屏幕介绍着当地的土特产。“八哥”在现实生活中被唤做“老陈”,是古家庄乡的农民,因对短视频直播有兴趣,就报名参加了当地的“数字新农人”直播培训班。拿到技能证书的“八哥”和老伴一起直播分享农家生活,销售小米、葵花等土特产,一年能挣十五六万元。
近年来,S省实施“人才持证、技能社会”工程,大量传统农人通过培训、考核,掌握一技之长,成为“新农人”。老陈所在的D市,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考虑农民兴趣诉求、调研市场情况,把培养目标分为农业经理人、返乡下乡创新创业者、新型农业经营与服务主体、种养加技术能手等类别。还先后出台20多个技能评价的地方标准,对参训农民进行技能考核与分级评价。不同的培训项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时长,高、中、初三个等级的证书,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多元选择。
S省农业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在“特”与“优”,不同地方根据地域特色,逐步形成优势产业。比如F市聚焦小杂粮、菌类种植;C市重点发展药茶、红枣产业;D市高素质农民培训学院依托国民企业,针对黄花种植、采摘、加工、物流等全产业链问题展开培训,农民考核通过后可直接进入相关企业工作。
X市的郝大姐曾是贫困户,在参加培训班后学会了木耳吊袋种植技术。如今,她办起了合作社,年收入过百万,带动几十户村民就业。她说:“没有政策的支持和老师们的帮助,我走不到今天。”X市整合农科院的学者、农业部门农技专家等师资,对农民进行培训,还选送一批农村青壮年到涉农大中专院校参加学历教育。青年农民创业者小邵在取得技能证书后,积极尝试学到的新种植方法,还经常回培训班交流经验,带动了不少人增收致富。
“我们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采取‘订单式’‘菜单式’模式,实现‘农民下单、专家配菜’,通过课堂教学、线上培训、跟踪辅导、实习实践等形式,让农民在学中干、在干中学。”S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许处长说,“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身边榜样,都是培养高素质农民的‘好老师’,都是可以动员起来的力量。”
S省出台了农村使用人才职称评审办法,将农民纳入职称评定范围,并在项目扶持、资金贷款、培训、招聘等方面享受倾斜支持。“农民可以评职称,我们感觉特自豪,干劲儿更足了。”刚获得中级职称的水稻种植大户老田说起这个很兴奋。
5年前,T市龙湖镇的小方从IT行业转战农村。多年的农业创业经历,让他感受到了新农人的不易。“做农业,投入大、回本慢,招人用工遇到困难更是家常便饭。”T市的“星创天地”应运而生,这个半公益性质的农业孵化器,通过资源整合,面向入驻新农人,提供现代农机作业、技能培训、用工推荐、商业资源对接等服务,几年时间见证了不少项目从雏形成长为营业额超千万元的“潜力股”。
“我们以培育省级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为抓手,搭建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平台,为新农人创新创业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和更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许处长说,“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培育省级以上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184个。”
材料2
盛夏时节,位于崇头镇的云和梯田层层叠叠,绿意盎然,高举红色绸带的祈福巡游队伍穿梭在田间,锣鼓声声。“祈福巡游是村里的特色民俗活动,每年开犁的时候都要举行,在各地工作生活的村民们会回到村里参加活动,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民老雷笑呵呵地说。
“芒种忙种,一人、一牛、一架犁;梅雨期期,蓑衣斗笠添稻香”——这鲜活的传统农耕画面,历经千年依然在这里代代相传。然而,这样的传统农耕场景一度险些消失在历史中。现代农业兴起后,由于地块狭小,难以使用大型农机的梯田遭遇产粮瓶颈,加上农村劳动力流失,云和梯田核心区内土地抛荒率一度高达45%。
为留住千年梯田农耕文化之根,重现梯田农耕盛景,梯田核心区所在地崇头镇对土地进行流转复垦,通过引入外来承包主体,推进粮食种植和地块整治。“从2018年开始,梯田核心区农田的耕作就开始实行统一规划,水稻选种标准也一年比一年高,目前选育的品种生长期比一般稻米久,这既能满足景观建设的需求,也能提升稻米口感,切实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崇头镇赵副镇长介绍道。2021年以来,作为国家湿地公园的云和梯田,全面开启湿地保护“云上智控”系统的建设。这套系统实现了湿地基础网络、小气候环境监测、鸟类监测识别等湿地监测智控管理,有效保护了湿地植被、维护了湿地生物多样性。“云上智控”项目让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锦上添花,仅2021年前三季度,云和梯田景区营业收入就达3322万元。目前,核心区内土地抛荒率下降到5%,累计生态修复梯田超5000亩。“我们还将借力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梯田修复工程,修复和提升多村粮食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包括给农耕道路修复、灌溉与排水修复和荒废梯田修复等。”赵副镇长说。
海拔的巨大差异,成就了梯田的四季变换。不断刷新着人们对自然之美的感官体验,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云和梯田摄影观光、自驾游玩,体验田园生活。几年前,游客小高来坑道村游玩,被这里的原石村貌吸引,最终选择留下创业,他陆续把村里的灰寮、牛栏等改造成咖啡屋、山野杂货铺、木玩工坊等新业态,从单纯住宿升级到综合体验性消费,让游客能更全面地感受当地农耕生活。“我们客房以耕、读、渔、樵命名,日常餐食的食材也都是当地农家种植的新鲜瓜果蔬菜,展现农耕生活中最本真的生活状态。”
“去年,村里农家乐、民宿营业收入达800多万元,生态直播间带动农户增收100多万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返乡创业。”坑道村党支部倪书记说,“如今全村有100余人从事民宿行业,我们正邀请专业设计团队做整体规划,打造一个‘梯田上的文化艺术古村’。”
梯田景区在创建过程中,还挖掘农耕文化、银矿文化和畲族文化,形成以开犁节为代表的非遗项目体系及“梯田十味”“稻草草、木积积”等文化IP,其中,“稻草草、木积积”被列入省文化和旅游IP库,受到大家的喜爱。
崇头镇的成功并非个例,自梯田景区创建以来,周边乡村都发展得风生水起,实现了全域空间产业发展。比如,以观看星空为特色的梅竹露营基地,一经投入运营,立即赢得了都市游客的青睐,每年可为梅竹村增加15万的固定收益,成为村集体经营经济的源头活水。位于海拔980米高山上的黄家畲村,则凭借夏季的凉爽气候,每天吸引300多名城市居民前来避暑打卡,顺势开启了高端民宿产业。
时至今日,当地农人种植梯田稻米,仍完整保留着传统的插秧、收割、筛选、晾晒技艺,并延续着古已有之的稻鱼共生、稻鸭共育等模式,守护“生态、循环、低碳”的传统农耕精神。这近乎严苛的坚守,并非简单源自对仪式感的执着,更是出于对稻米外形、口感和营养的一丝不苟。在此前省里举办的好稻米活动中,云和稻田大米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
云和梯田从最初的籍籍无名,到如今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拿到了5A级旅游景区的“入场券”,辐射带动了大批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了从“藏在深山人未识”到“声名鹊起他乡知”的美丽蝶变。“一味守住旧的文明,不去创新,不能称之为文化传承。”一位文化研究者以云和梯田为例谈道,“文化不是‘摆拍’,文化应该体现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材料3
转入Z村,溯溪而上,一家充满想象力的创意生活一体店,让人眼前一亮。“谁能想到这样的山坞里会有全国各地的游客专门跑来发呆、拍照。”Z村党支部白书记的介绍,幽默中透着骄傲。原来通过旧房流转、整体招商,Z村被专业文创团队打造成“乡村艺术化实验场”,胶囊旅馆、创意书房、雅致餐厅等融入土墙、青砖、原木,过去卖炭为生的穷乡村,如今通过“乡村运营”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目前,全村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万元。
Z村的变迁起源于A县提出的“村落景区”概念:走市场化运营模式,将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2016年,Z村被首批规划为“天门秘境”景区,短短数月,环保整治、房屋外立面改造、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等工作全部完成,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然而,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规模铺开,发展的阵痛也随之出现。内容同质、千村一面,单一的旅游业态、偏远的交通区位,很难吸引游客,乡村建设缺乏鲜明的定位和个性,缺乏专业的管理和运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村自我造血功能。像Z村这样的景区型旅游村,仅靠单纯贩卖“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的老套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审美疲劳”。同时,随着旅游方式加速迭代,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固守赏山水、品土菜、忆乡愁“老三篇”的旅游村,已难以满足青年人的新需求。
改变始于“乡村运营”政策的推出,一批土生土长的青年受邀回乡,当起了“乡村运营师”。“青年人流失、老龄化加剧等问题,使乡村的内生活力减弱。反映到乡村旅游层面就是运营不善、创新不够、业态不活、年轻人不喜欢、不买账。”白书记直言。几经调查研究后,Z村人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未来乡村形态必然是“青年友好型乡村”,要以青年人视角审视乡村,以年轻化业态引流消费。白书记介绍,乡村运营师和村集体自愿签约,双方组建合资公司,村委会管理村庄事务,乡村运营师负责打造旅游产品、策划主题活动,形成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的乡村业态,最终收益按照公司股份分成。
小叶是首批入驻Z村的乡村运营师之一。为了充分盘活山水资源,形成产业链,激活乡村经济,她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流转闲置的农房和土地,打造“垄上行”民宿、茶花基地、高山蔬菜基地等。不到3年时间,Z村“天门秘境”景区吸引大量慕名而来的游客争相打卡,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60万元。通过乡村运营,A县已有14家村落景区与运营商签约合作,完成落户项目53个。
在Z村,“乡村运营”带来的不但是乡村旅游,更探索出了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漫步在Z村的“两山大道”,一边是苍翠山坡下清澈的溪水,一边是一字排开的美丽民宿。26岁的小辛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将家里两栋旧宅改造成了民宿。“守着家,一年收入就有20多万元。今年我准备增加房间数,在原先的民宿附近再开一家分店。”小辛还是“农民之家”创业服务社的理事,服务社从集体土地、管理用房等资源折价入股至民宿。小辛的目标很清晰,就是让当地百姓既做“房东”又做“股东”。
小辛的“底气”源于政府不断创新的产业模式。早在2018年,A县就率先推进民宿持证经营,申请办证条件包括经营用房、卫生安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7个方面。A县农业农村部副局长表示,这一举措促使A县民宿产业走向规范化运营,并为今后的集聚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只要青年有志于乡村运营,我们就愿意给机会、给平台、给政策。”柳副局长说。近年来,A县向签约入驻的乡村运营师及其团队送上政策大礼包,保障运营主体放心投资、安心运营。在金融支持上,A县推出“乡贤贷”金融产品,设立1000万元融资担保风险补偿金,30万元以下贷款免担保;在技能培训上,聚焦乡村运营所需,精准提供民宿管理,研学导师等专业培训;在运营奖励上,策划项目政府优先支持,运营费用政府给予补贴,运营突出政府给予高额奖励,有效激励运营主体献计献策。
A县强化乡村人才支撑,持续推动人才下乡,干部返乡,能人回乡。当下,A县乡村运营青年CEO培育“火种计划”正在形成“雁阵效应”。“火种计划”着眼于乡村青年人才振兴,旨在为乡村培育一批有情怀、有热情的青年人才,以他们为“种子”,引领更多人投身乡村建设,加入乡村振兴行列。小叶的“垄上行”以一个小院品牌成长为集设计、施工、运营、培训于一体的产业品牌,汇聚了一批民宿运营人才。小叶表示:“乡村振兴的相关项目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方向,与乡村振兴在人才上的需求,与青年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都是适配的。项目要想取得成功,就需要创业者能够真正在乡村扎下根来,愿意深入到乡村内部。”
随着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打造数字乡村和艺术乡村,拉长A县乡村旅游产业链,正在成为A县政府引导乡村运营的新方向,也是发展全域景区的新推手。
材料4
说起H县的滨江路,附近居民都是满满的幸福感。这是一条与沿途浪漫的樱花、青春洋溢的彩虹跑道、一览无余的江景联系在一起的“最美跑道”。
这条“最美跑道”全名为滨江路慢性系统,全长约13公里,分为靠近堤坝内侧的人行跑道和外侧的骑行道,分别用蓝色和红色进行区分。骑行道约3.5米宽,并排行驶两辆非机动车,空间仍很充足。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这里已经成了周边居民运动休闲和纳凉放松的好去处。一路上,老老少少或停或走,或跑或骑,各有所乐。骑行的周女士高兴地表示:“这一带江景夜色多美啊,骑着车慢慢看,实在是一种享受。”
居民李先生却对“骑行道”产生了一丝担忧:“每天我从益民路去东江大桥附近坐车,发现骑行道上来来往往的车很多,车速也很快,还有不少逆行的,太不安全了。整条路都没有红绿灯,在一些路口和转变的地方自行车和老人相撞的情况常常发生。有关部门是不是可以加强管理,让骑行道变得安全些。”
“我经常傍晚来走路,滨江路一直人气很旺,这个蓝色的人行跑道是不允许自行车上来的,傍晚的人一多,就有不少电瓶车、自行车骑上来,车速不慢,边上还有孩子在玩,很不安全。而且还容易缩短跑道的使用年限,这么好的跑道,需要大家一起维护。”正在人行跑道上散步的林先生说。
“毫无疑问,这条跑道建成后大大提升了市民的运动热情。但对热衷于竞速的发烧友群体来说,确实也存在一些遗憾。”H县自行车运动推广人老曲说,“骑着各种普通自行车的市民,在骑行道上来来往往,速度大多不快。骑行道和人行跑道之间没有隔离栏,因为天热,不少人选择在有树荫的骑行道上跑步,最危险的是孩子们骑着童车在骑行道上歪歪扭扭地嬉戏打闹,自行车和电瓶车就在身边来来回回,很不安全。发烧友们很难在骑行道上竞速驰骋。”
对“最美跑道”中存在的安全问题,H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负责人表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直在管理和处罚,但有些问题执法边界比较模糊,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接下来我们会加大管理力度,加强多部门之间的沟通,联合进行管理和执法,争取让骑行道和人行跑道都越来越安全、越来越规范,也欢迎热心市民监督,并提出宝贵建议。”
“‘最美跑道’就该有最美的规矩,美的不光是外在,更要展现人们美的内在。这样的‘最美’,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维护。”H县委党校鲁教授表示。
三、作答要求
1.请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S省在帮扶“新农人”工作中的主要做法。(15分)
要求:表述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2.给定资料2中提到“文化不是‘摆拍’,文化应该体现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
要求:理解准确,分析透彻,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3.A县拟于近日召开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假如你是Z村党支部白书记,受邀参会并交流经验,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乡村运营激活山乡经济”为题,撰写一份发言提纲。(25分)
要求:紧扣资料,内容全面,准确简洁,条理清晰,不超过400字。
4.请深入思考“给定资料4”中H县委党校鲁教授说的一段话,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3)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4)字数800-1000字。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