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年真题 > 省考 > 四川 > 申论 >

2024四川省考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县乡卷)

 2024-10-06 17:04:54   爱真题   659 

一、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总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草稿纸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涂黑。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考生方可答题。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考场。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材料

材料1

2019年5月16日,四川齿轮厂100余名老职工重返“娘家”。川西味道的矮墙上,月季绽放,樱桃成熟,破产的老厂“长”出了一个花园式社区。“哎哟,没走错地方嘛?”古稀级的“年轻人们”故作惊讶,玩笑过后,鼻子却隐隐有点发酸。这片“蜕变”的土地,承载了他们今生的芳华,没有辜负故人多年来的魂牵梦系。

1958年,来自天津内燃机和齿轮厂的200多名干部职工来到遥远的四川支援“三线建设”,同原成都拖拉机厂职工一起,组建起了四川齿轮厂(以下简称川齿厂)。1983年,岷江齿轮厂并入川齿厂,国外先进生产线陆续引入,川齿厂步入了发展巅峰时期,一度雄踞全国机械行业定点生产变速箱和齿轮配件的主要工厂队列。然而,辉煌过后的川齿厂在上世纪90年代逐渐衰落,2005年宣布破产,至此走完它45个风雨春秋,留下一群独守记忆的川齿人和一座座废弃的厂房。

川齿厂是计划经济年代的翘楚国企,毕业于各大名牌高校的菁英不在少数,厂子破产,对当时川齿员工的打击是巨大的,大家难以接受。“厂子怎么能说没就没了?3000多名职工哪里去?家属生活区谁来管?”莲花社区党委书记介绍说,“厂子刚刚破产那会儿,士气非常低落,除了经济上的忧伤,职工们还有心理上的不忿。”

2005年,属地县委、县政府对破产清算后的川齿生活区实施社区管辖,组建社区党总支、社区居民委员会筹备小组,并命名为莲花社区。社区面积0.78平方公里,辖川齿、牧山园两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近8000人,有共产党员498人。

“企业没有了,未来的生活、工作怎么办?”关键时刻,以张大姐为代表的川齿人保持了共产党员和“三线建设者”应有的定力,她主动请缨加入莲花社区筹备组,直面破产企业家属区转型的阵痛。

在长达8年的社区筹建过程中,莲花社区经历着从老工业单位小区向城市社区的艰难转型,整治环境、拆除违章建筑、安装路灯、收水电费物业费……实施的每一步,都遭到强烈抵制,推进得异常艰辛。每一次,社区都以极大的诚意争取到老党员、老干部、老职工的支持,他们和社区干部并肩站在矛盾冲突的第一线,率先垂范、主动作为,成为小区志愿者队伍的骨干。

“之前这里杂草丛生、污水四溢,居民违章搭建也多,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社区老党员邹发洪师傅介绍,社区多次召开坝坝会和居民代表大会征集意见,但由于年代久远,涉及住户较多,拆除工作难度非常大。社区老党员志愿者知道情况后,主动上门挨家挨户做工作,最终将各处违建悉数拆除。日子一天天过去,曾经漆黑的路灯亮了,曾经屡被水淹的道路水患消除了……

属地县委、县政府努力帮助下岗职工就业,招聘会直接开到社区,并为大家实施住房改造等民生工程,越来越多的居民生活不断改善,他们感受到党委政府的诚意,心气儿平了,信心足了。

2014年1月,第一届莲花社区居民委员会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张大姐高票当选主任。“我们把全部的青春甚至一生都放在了这里,本来就是一家人。”1965年,3岁的张大姐随支援“三线建设”的父母从天津来到川齿厂,在这里学习、工作、成家,见证了这里的变化。她告诫自己:“我要坚守,我要传承川齿精神,努力让大家过得更好,让家园更美。”

2017年,为进一步彰显社区的历史文化,莲花社区两委班子决定将原川齿厂的老旧物件作为社区的独特装饰,让居民睹物生情,重新凝聚在一起。大家伙儿听说后,一个个都开心地翻箱倒柜,踊跃捐赠,恨不得把自己的整个青春都展现出来,跟参观者无言交流。

2018年,利用上个世纪70年代修建的防空洞打造的、占地约900平方米、具有“三线精神”特色的党史教育纪念馆“川齿记忆”落成。室内展厅陈列了老设备、老齿轮、老照片、老物什儿,诉说了老川齿人曾经背井离乡,为支援“三线建设”开拓进取和无私奉献的金色年华,重现了老川齿人埋头苦干、自力更生扛起国家富强的责任与担当,牢记嘱托与使命,建设美好家园的场景。展厅外部通过标语、设备、器材的展示,重现了老川齿艰苦奋斗的历程,拖拉机、大型机床等物件作为辉煌历史的见证,烙下了那段峥嵘岁月的印记,呈现了老川齿人奋斗和拼搏的精神。

为了讲好川齿故事,莲花社区发动15名党员组建党史宣讲小分队,以见证人、参与者、建设者的身份话川齿旧事、讲奋斗革新,打通普通群众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的通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社区发展治理中。92岁的老党员主动加入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70岁的老工人主动当起河道护管员。90后年轻一代,愿意留在社区了,远在国外的莲花社区子弟,也想回来看看了。社区居民们说,“这里既有新楼盘的环境,又有老社区的人情味,跟以前比简直就是脱胎换骨,确实相当安逸。”

材料2

自从家门口的小公园和附近街道提升改造后,65岁的辛奶奶下楼勤快了。“到处面貌焕然一新,环境干净整洁,尤其是这些座椅,又好看又好用。”辛奶奶坐在座椅上向记者分享着,“约朋友坐在这儿聊天,心情可舒畅了。”

辛奶奶家附近,一些独具匠心而又与众不同的创意座椅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公园里,一个废轮胎,安装3根30厘米长的钢管,就是一个简易凳子;两个轮胎摞在一起,上面穿上编织绳,就是一个软座沙发。新华路上一家饼店外,利用商铺与人行道之间的阶梯空间,用啤酒箱加软垫的方式打造的休憩座椅,成本不算太高,却一不小心成了店招,让门店成了人气打卡的“网红”。科苑路一家文具用品商店前的公共座椅,巨大醒目的木夹子造型,凭借文艺范儿,成了店铺气质担当,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欣赏和试坐。

小小的一把座椅,不仅方便了市民的休闲和生活,也成为城市景观的一种点缀,彰显着一个城市的温度,犹如一把钥匙,撬动的是城市新空间的活力、魅力,塑造出温暖动人的城市表情,整个城市空间变成了“家的延伸”,许多人在这里找到了交流的乐趣。

文化公园的一处廊架下,几位大爷正低着头、弯下腰对弈,灰色的布料棋盘铺在一把居民自带的木椅子上。“这里要是能放几个石桌、石凳或几套棋盘座椅,我们下棋就方便多了。”一位大爷指着廊架说。放学时分,莲花小学北门外的小公园内人声鼎沸,有的孩子在拎着书包站立的家长群中钻来钻去。公园里仅有5张座椅,每张座椅上都挤着两三位家长。趁一位家长起身离开的工夫,记者看到这张座椅的木条两端已经断裂,“都是刚装设不久就坏了。”一位家长说,“这些设施由谁建、归谁管,也没有个标示,坏了该向哪里反映我们也不晓得。”

家住学府园附近的王老师,坐在2米多长的深棕色木条座椅上听着音乐。“这儿的人比较少,我图的就是这份安静。”王老师笑着说。学府园原为闲置的林地,为方便市民休憩,管理部门在穿林小径自然区设置了具有线条美感的弧形木制座椅,通过半围合空间设计体现趣味性。美中不足的是,有的座椅上覆盖着一层灰,有的还有明显的脚印,有的座椅下面还有垃圾,让很多人想坐却坐不下来。

“建公共座椅还是容易的,后期的管护才是真正的难关。我看到有新闻报道,S市发动社会力量对公共座椅进行‘认养’,就是很好的一种探索嘛。”

2019年,南翠屏公园提升改造,5套造型独特、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座椅在公园里“安家落户”。智能座椅的靠背是金属材质,座面是透明玻璃,下面安装的是黑色太阳能板。“座椅装有太阳能供电系统,具有一键报警、手机USB充电等功能。刚安装时,这儿还曾是‘网红’打卡地。”工作人员小林介绍。“一把椅子还挺有科技含量的嘛。”坐在椅子上的一对老年夫妇对座椅称赞不已,“这些智能座椅已安装3年了,我们经常来这里,还不知道有这些功能呢,可惜了。应该把信息醒目地贴出来,让大家了解。”

公园里呈半月形弯曲的石条上设置着一个个黄色的钢质座椅,看上去挺漂亮的。“这些椅子用起来怎么样?”记者问一对母女。这位母亲说,女儿就在附近上学,放学后孩子很喜欢到公园里玩一会儿再回家,“这椅子现在还能用,但一到夏天就特别烫,没法坐人。到了冬天又特别冰,穿长羽绒服也不敢坐,感觉设计感大于实用性。”另一位居民告诉记者,有些附近的居民来这里,会随身带着坐垫。

府南路上有3处利用绿化花台改造的座椅,花台石被切掉一截,上面用褐色窄木板铺成椅面、椅背,座椅前便是人来人往的灰砖步道,一条黄色盲道就在脚边。“这些椅子是2022年有关部门在道路改造中应附近老人需求装设的,这一做法可谓想民所想,值得点赞。但椅子安好了,却很尴尬。”家住府南路的居民李先生说,“这几处椅子,靠背与座面呈90度直角,靠背很矮,边角尖锐,身体向后靠时,会硌得背疼。还有就是,坐下去脚自然会伸出来,这就占了步道、盲道,容易和行人发生冲突。站起来吧,腿向后收,脚就会磕碰在石墩上,很容易向前栽倒,这对老年人来说很不友好。”

一处公共座椅的背后紧邻着三层小楼的墙体,墙体上装有10余台空调外机,其中一张座椅的椅背正对着一部空调外机。“这排座椅能坐是能坐,就是老担心空调会砸下来。”“你看座椅上落的全是灰,即使有人坐,也是倾着前身小坐休息一下,不敢太放松。”几名附近居民纷纷说道。

C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公共座椅是公共空间中与人接触很密切的产品,为行人提供了宝贵的休息空间,让人们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换得“浮生半日闲”,最终指向居民体验感和获得感。座椅虽小,背后却涉及了市政、绿化、市容等6个不同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关于座椅标准的规范,要优化设置并不容易。怎么“坐”到老百姓心坎里?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材料3

9月30日,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内的上千亩水稻刚刚收获,稻田内铺满了金黄的秸秆。金色的原野上,一栋栋展馆大楼拔地而起,和田野融为一体。

作为国家在西南首批布局的唯一国家级种业园区,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堪称四川种业“最强大脑”。国庆假期,园区在建项目施工现场仍一片繁忙,工地上塔吊林立,工程车往来不断。

早在2015年,邛崃市政府就抢抓先机,积极推进把第一批国家级种业园落户邛崃,将其列为《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良种繁育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规划之一,为中国西南“种业硅谷”高端种业的集群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2018年园区成立以来,项目建设就如火如荼,作为全省唯一一个以“大种业”发展为基础的功能园区,天府现代种业园从种业的研发、生产、推广、服务等关键核心环节全产业链推进种业发展。园区规划建设38个项目,其中政府投资14.5亿元,撬动社会投资34.98亿元。目前,2.1平方公里总部区已基本成形,种子检测中心、种业科创中心、种业实验中心、种业博览中心等入驻园区,进而形成种业的“诺亚方舟”。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管委会易主任说:“现代种业园承担着振兴种业的重任,要尽快建成发挥实效。”

正在建设的种质资源中心库,建成后将保存45.4万份植物种质资源、5万份食用菌种质资源、26万剂水产种质资源以及105.2万剂畜禽种质资源。每逢有人好奇地提出疑问,Y主任会这样解释:“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就是‘芯片’中的‘芯片’。”

初春的成都平原,广袤沃野铺上了新绿,金黄的油菜花在春风拂煦中悄然绽放,经过蛰伏的一粒粒种子破土而出,在阳光的照耀下拔节生长……

“看,这一大片都是我们的试验田,现在看来,长势不错。”3月2日,记者来到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四川荣稻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平手指的方向望去,金灿灿的油菜花正盛开着。“这是我们今年推广的浓香型油菜品种荣香油001,这种油味道特别香,很适合用于川菜烹饪。”李平在田埂边蹲下,仔细观察着一株油菜的长势。

“你觉得这和你以往看到的油菜花有什么不一样?”面对李平抛出的问题,记者一时并没有看出差异。看出记者的疑惑,李平又给出提示,“你仔细看看植株基部。”这时,记者发现,荣香油001的植株基部从很低的地方就有了分枝,且分枝之上还有分枝,每个小分枝上开了几十朵花。

“对了,就是由于分枝较低,抗倒性就比较好,分枝多,在产量上也能提高不少,且适宜机械化收割。”李平说,荣香油001的区试产量接近400斤/亩,大面积生产在直播情况下都能达到亩产300斤左右。

作为最早入驻天府现代种业园的科研团队之一,荣稻科技的专家团队常年在园区内从事粮油品种的选育和新技术研发工作,并正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作物生物育种体系和现代种子产业技术平台。

据李平介绍,园区还统筹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育种,形成了以市场为纽带、科研院所为支撑、企业为主体、园区为平台的商业化育种模式,已与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川农大等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聚集了30多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和关联企业。同时还聘请中国农科院6位“两院”院士和3位首席科学家针对种业创新发展现场把脉定向,已入驻科研团队10个。

采集、选种、制样……8月20日上午10时,在国家品种测试西南分中心理化室内,三位科研人员正在对一批新送来的种子进行检测。

“我们正在做的是对种子进行DNA快检,从而对其真实性、纯度、质量等进行判定,并判断其是否宜于市场推广。”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成都)分中心副主任告诉记者,在他们实验室,一份种子从送样到出具检测报告,总共只需要7-10天,但如果换成田间检测,平均周期为8个月。

迅捷的检测效率,得益于先进的设备和强力的团队。作为“国字号”测试中心,该中心由国家种业提升工程投资建设,主要为西南地区农作物新品种审定提供必备的DUS测试、品种区试、抗性鉴定等科学权威报告。这个中心,是天府现代种业园“一库一院五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一个水稻新品种而言,经过了育种和检测,在审定上市的前后,生产试验就是种子从育种试验到生产转化的关键步骤。”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邛崃市制种大户骆建彬看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给他和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科研院校、技术机构入驻邛崃,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技术指导。同时,政府整合资金投入,加大制种基地建设力度,给予我们每亩500元的制种补贴,统筹推进制种保险等,都能给我们增强制种风险抵抗能力,让我们信心更足!”骆建彬说。

园区聚焦成果转化应用,构建“品种——产品——品牌”全链条延伸体系,协调种业科技成果和新品种转让,为110余家本地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供应优质原料和新兴技术,大规模开展原料深加工和新品种市场化推广。集中展示水稻突破性新品种、稻作新技术、种植新模式及示范转化推广新机制。川康优6107等新品种转让给四川丰大等园区企业,实现就地转化,促进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56.7万亩、年产量24.4万吨以上。

与此同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机制,向种植户推广粮食新品种、标准化生产方式等,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共同参与产业发展。目前,通过新品种的应用推广,全市国标二级以上优质品种稻种植面积达18万亩,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6.67%,粮食优质品种应用率超过96%。

“天府现代种业园把种业振兴所需要素都聚集在一起,良好的制种基地,深厚的制种基础,还有好的政策支撑和社会服务。农业科技人员只需带上好的想法就能入驻,把精力完全集中在研发上。”在李平看来,如今的天府现代种业园汇聚了众多支持种子创新、研发的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资源,已经成为了育种、制种的摇篮和沃土。

川种曾在长江上下游地区占很大的市场份额,如今迎来复苏。李平认为,四川种业在西南地区的品种、营销及市场优势仍较明显,“现在是怎么走出去的问题,怎么走向长江中下游,走向华南稻区,走向东南亚。”

材料4

久经风雨的纹龙术雕,尘封多年的煤油灯、铡草刀……走进巴中市巴州区龙台村村史馆,里面摆放着耕锄、犁、耙等农具,墙上悬挂着以往劳作用的蓑衣和历史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向人们展示着以往的生产生活轨迹,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时光,回到曾经那段悠悠岁月。

龙台村村史馆以村委会闲置房屋改造而成。村史馆里一把有上百年历史的打草鞋的圆齿耙子格外引人注目。“还没我的时候,父母就用这个耙子给红军打了几百双草鞋。”77岁的捐赠村民罗大娘说,“希望后人看到这只耙子,能忆苦思甜,珍惜现在。”

在巴中市,像龙台村这样的村史馆还有很多个,都极具特色:金碑村的“茶文化”、鹦哥嘴村的“红军文化”、火花村的“根雕文化”……

春节到了,很多村庄里平时安静的村史馆又热闹起来。大年初一,回乡的年轻人三两成群,约着一起来到村史馆“寻根”,同时也想去看看里面添了什么新东西。忆乡愁,看变迁……从北到南、从西到东,逛村史馆已成为一些乡村新的年俗,几代人也在这里完成了平时少有的跨时空“交流”。

村史馆里的几张新老照片,让在外打拼多年的村民靳东差点流泪:一张是20多年前,破旧的村小学里,他和几个小学同学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另一张是如今的村庄,村道宽敞,孩子们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上课。“我上中学时便离开了村子,在城里学习、工作了20多年,但时常萦绕在梦里的还是故乡田埂边的野花、山间的小路。以前村子穷,年轻人都离开了这里,这两年家乡各方面发展得很快,赚钱的机会多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又回到了这里。”从受触动到行动,靳东毅然选择回乡发展,养土鸡、种柑橘,起早贪黑地忙碌着……

“在龙台村人眼里,那些展品不仅是从贫穷走向小康的见证,更是我们与祖辈情感交流的‘活物’。如果没有村史馆,再过几十年,谁还记得曾经的村子和历史呢?村史馆延续了这个有上百年历史村子的生命,让它不至于隔断。在乡村振兴的前行路上,那些父辈高扬的旗帜一直都在心里,激励大家延续那份光荣。”龙台村村长说,“我们的乡村,要知道从何处来,更要明白往何处去。”

夏日,雨后天晴,光明区玉凤村会客厅迎来了当日第一批城里的市民。他们有的坐在稻田边的茶寮里品茶,有的走向碧波荡漾的生态鱼池垂钓,还有的爬上螺旋式瞭望台眺望“万亩梯田景观+风力发电+稻鱼共生”示范园……

“这会客厅山清水秀环境美,空气清新生态好,有看的,有耍的,有买的,有吃的,有坐的,相当巴适。”一位市民赞叹。

市民称赞的会客厅,包含了稻米生产区、梯田稻作文化展示区和游客体验区等,集生产、生活、文化展示为一体,立足服务本地村民和外来游客,在“土味”中体现了“品味”。

今年以来,这样的会客厅在玉皇、西来、河东、河水、马滩等8个村通过完善提升功能后投用,每天迎来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休闲游玩,沉寂的乡村也因此生动了起来。“乡村会客厅”正成为连接乡村与城市、现在与未来的纽带。

四川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的电视谈话栏目——《乡村会客厅》,反响很好。栏目通过多元主题全方位地向观众展示了乡村的不同面向。“匠造农遗 喜迎新春”,以春节与乡村的关系为引,进而对农村生产生活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展开讨论;“一犁破春耕 天府仓禀实”,展示了在一年最重要的春耕时节,四川的好做法、新经验;“社区营造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讲述了如何运用社区营造的手法,激活群众干事创业的力量,发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振兴惠及群众;“‘双碳’目标下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新引擎”,探讨了在“双碳”目标下,当下和未来该如何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我们的乡村,我们的农业,发展到现代,需求越来越丰富。”《乡村会客厅》栏目策划者谈道,“在某种程度上,乡村是对未来的展望,也是对过去的唤醒;时代赋予乡村发展的机遇,同样,乡村也给予时代以沉淀的空间。”

三、作答要求

1.请根据“给定资料1”,谈谈莲花社区为什么能“脱胎换骨”。(15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2.C市拟对全市市政公用设施进行优化提升。假如你是市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2”,对该市公共座椅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优化建议。(20分)

要求:

(1)梳理完所有问题后再提出建议;

(2)问题梳理全面、准确,建议具体可行、有针对性;

(3)不超过400字。

3.四川省拟召开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现场会,天府现代种业园将在会上做交流发言。假如你是该种业园的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3”,撰写一份发言提纲。(25分)

要求:内容全面,要点突出,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不超过500字。

4.“给定资料4”中提到:“我们的乡村,要知道从何处来,更要明白往何处去。”请你对这句话进行深入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撰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3)限800-1000字。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

  --   -- 下载真题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