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比”的造字法是______。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中的通假字是______。
A.庠
B.申
C.颁
D.戴
3、“以我贿迁”中“贿”的意思______。
A.财物
B.赠送
C.行贿
D.赃物
4、《逍遥游》中“彼且奚适也”的句式是______。
A.判断句
B.被动句
C.主谓倒装句
D.宾语前置句
5、“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中“因”的意思是______。
A.因此
B.由于
C.于是
D.原因
6、“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
A.层递
B.夸张
C.双关
D.比喻
7、《史记》的篇目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______。
A.本纪、表、书、世家、正传
B.本纪、铭、书、世家、正传
C.本纪、铭、书、世家、列传
D.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8、下列作品不属于戏剧的是______。
A.汤显祖《牡丹亭》
B.王实甫《西厢记》
C.曾朴《孽海花》
D.关汉卿《窦娥冤》
9、下列作品属于王安忆的是______。
A.《创业史》
B.《长恨歌》
C.《青春之歌》
D.《白鹿原》
10、下列不属于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作品的是______。
A.《套中人》
B.《猎人笔记》
C.《双城记》
D.《战争与和平》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1、未能事人,______?(《论语·季路问事鬼神》)
12、胡马依北风,______。(《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3、落日熔金,______。(李清照《永遇乐·元宵》)
14、______,人淡如菊。(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15、天地有正气,______。(文天祥《正气歌》)
16、______,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三、古诗词阅读,(共10分)
17、却东西门行
[东汉]曹操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去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结合全文分析“鸿雁”“转蓬”“神龙”“猛兽”“狐”这五个意象的作用。
四、文言文阅读,(共14分)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称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韩非子·有度)
圣王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必完法。治世之臣,功多者位尊,力极者赏厚,情尽者名立。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上下相得,故能使用力者自极于权衡,而务至于任鄙;战士出死,而愿为贲、育;守道者皆怀金石之心,以死子胥之节。《韩非子·守道》
古之全大体者:望天地,观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不逆天理,不伤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不引绳之外,不推绳之内;不急法之外,不缓法之内;守成理,因自然;祸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爱恶;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心无结怨,口无烦言。(《韩非子·大体》)
(有删改)
18、翻译下列句子。
(1)圣王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必完法。
(2)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心无结怨,口无烦言。
19、为什么“奉法者强,则国强”,请综合三个文段的内容简要概括。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信息疲劳综合征(IFS,Information Fatigue Syndrom)——就是由过量信息引起的一种心理疾病。患者抱怨分析能力不断下降,无法集中注意力,普遍焦虑,或者失去承担责任的能力。1996年,英国心理学家大卫?刘易斯对此病做了定义。起初,IFS的患者主要为需要在工作中长时间处理大量信息的人群。如今我们每一个人都被IFS波及。原因在于,我们所有人都面对着快速增加的大量信息。
IFS的一个主要症状是分析能力的瘫痪,而分析能力恰恰是思想的构成要素。过量的信息会让思想变形。分析能力是指,将与事情没有核心关联的信息从感知材料中剔除出去的能力。归根结底,它是区分重要与不重要的能力。显然,我们今天所面对的信息洪流削弱了这种将事物简化到本质的能力。然而,区分和选择的负面性是思想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思维总是专属的。
信息越多未必就会做出越好的决定。如今,随着不断增加的信息量,人们的高级判断能力也随之畸形。在很多情况下,信息以少为多。舍弃和遗忘的负面性在这里是能够带来生产力的。单纯靠更多的信息和更多的交流并不能点亮这个世界。透明性也不能让人变得睿智。大量的信息本身并不会创造事实,它无法让光照进黑暗。释放出的信息越多,世界就会变得越杂乱、越鬼祟。从某个临界点开始,信息不再能给我们带来资讯,而只会让事物变畸形;交流不再能带来沟通,而只是单纯的叠加。
信息疲劳综合征还包括一些典型的抑郁症症状。抑郁症首先是一种自恋的疾病。造成抑郁症的是极端的、病态放大的自我相关性。自恋的抑郁主体只能感知对他自身的正面反响。意义只存在于他能够自我识别的地方。他的世界只出现在自我的阴影之中。最后他在自我中沉溺、消耗、泯灭。
IFS的症状中还包括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责任是一种和特定的精神条件以及时间条件密不可分的行为。它的首要前提就是约束力。和诺言以及信任一样,它约束着未来,使未来稳定。与之相反,如今的交流媒体促进的是放任、随意和短效。我们当今世界的一大特点是当下的绝对优先权。时间被驱散,变成了可支配的、当下的一个单纯排列。此时的未来变形为经过了优化处理的当下。当下的绝对化消灭了有时间牵制的行为,例如负责和许诺。
(有删改)
20、结合上下文,简要概述“信息以少为多”的含义。
21、结合画线句子分析“光照进黑暗”比喻什么?
22、信息过量后,人会生三种病:失去分析能力、抑郁症和失去承担责任的能力。结合文章分析,过量信息是如何导致这三种病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给我写封感谢信
赵长春
从冬天到春天,春天到夏天……村委会老主任说,你得给我写封感谢信。
老主任一直这样说。其实他的意思是让我替他写封感谢信。
袁店河的人说话,干脆直接。他说,跟你说了好多次了,你到底写不写?要不然,我就花大价钱,请人家比你更著名的作家来写。
在老主任的眼里,他觉得我把故乡的人、事写了出来,演绎成了一个个故事,算得上作家。他就坚持让我给他写封感谢信。
要写的这封感谢信,也是有原由的。春节,我回家比较晚,在农历腊月二十八远近明灭的鞭炮闪光中和硝烟弥漫的气味中,我进了村口。以往,我习惯把车停在前面的一个村子,发小家的大门前,临路,宽敞。然后,再步行回家,大约一公里的路。
虽然不算远,但路窄,崎岖。在雪水泥水的搅拌下,成了泥浆,很不好走。这也是每每回家我被爱人和孩子吐槽的原因之一:进村的路,太不好走。可是,这个腊月的这段路上,一派热闹。男女老少,拿着铁锹,清理路面的垃圾。年轻人居多,主要是大学生。改革开放后,村子里考上大学的孩子越来越多,现在大学生更多。不管重点院校还是普通本科。这些孩子们回来了,他们都觉得应该好好把村口的路修一修了。
修路,是一个大学生倡议的,他说,咱们每次回来,总是踩泥巴,踩雪水,为什么不修一修呢?
有意思的是,他的倡议得到了大家的响应。现在,微信群多,故乡的微信群也很热闹。早年已经毕业并且做了大小生意的一些老乡说,你们行!我给你们发红包,干起来吧!于是,这个事就热闹起来了:修好进村的路。
对此,有不少的评价和反映。我呢,总觉得他们是为拍照留存。他们拉着横幅,以大学生志愿者联盟和志愿服务的名义。我觉得他们应该是在做学校布置的寒假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拍照片,留痕,以此为证而已
可是,他们做得很认真,从腊月初,到过年,歇了几天,继续热闹地干。我在家只待了几天,就回城了。
没想到的是,在整个寒假期间,从腊月到正月,这些大学生们不仅清理了路,还硬化了路面。村口,路口,老树,旧面坊,老水车,这些地方还做了文案:我在袁店河很想你!你来,面如花开!水车悠然,故事流淌……把那条路布置得很有文艺气息。我看见他们在微信群、朋友圈中发的照片、文案:这里是同享春天的地方。
确实,春天在这条大约一公里的路上很妩媚。长上坡,蜿蜒曲折,通到我们的村庄。村后是山坡,坡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特别是杏树,樱桃,桃树。一棵一棵,一园一园。春天的时候,花特别多,花儿朵朵,一片美好的春天。
夏天呢。麦黄杏,红樱桃。还有五月仙桃。接着是六月的小笨杏。酸,甜,红,黄,很能让人流连忘返。只不过是人少,就因为这段道路的不好。
对于这种创意,我没有抱多大希望,觉得不过是年轻人的网络热闹,我就悄悄地退了群。
又一段时间过去了。这个夏末,老主任又给我打来了电话,说,你一定得给我写封感谢信!
他的意思是说,因为这条路,因为在各地的大学生在各自的朋友圈中的发送和推送,小村子热闹起来了,来玩的人特别多。村里人就把一些土特产摆出来了,就在村中十字口的老槐树下。有人来玩了,来吃饭了,住下了……老主任说,你看,学生娃们修了这一条路,让一切都好起来了。你得好好写封信,感谢感谢这些大学生!
老主任要求我给各高校发去一封,让人家知道咱们这些孩子在这些大学里学得很好,运用了所学的知识,为村里建功立业,他们用所学的知识为小村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按照大学生们的计划,他们要把故乡打造成一个文旅小镇。村里有石头房,石磨,古树,小河,有一些很好看的地方,还有好玩的地方,还有好听的故事,还有那么多优美的传说,他们觉得都能挖掘出来,宣传出去。
这些年轻人,遇上了这么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就应该有新的故事去讲,有好的梦想去实现。我也是从袁店河走出的大学生,这些年一直生活在城里,对比这些大学生,我感到十分惭愧。
我怎么去写好这封感谢信呢?
我又进了故乡微信群……
(有删改)
23、文中出现的不同人物对于大学生修路这件事情的反应是怎样的?
24、“我”为什么会“感到十分惭愧”?
25、分析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六、应用文写作,(共20分)
26、请再次阅读本卷现代文《给我写封感谢信》,帮《乡村振兴社》写一则新闻稿,报告袁店河村大学生们的事迹。
要求:格式正确,内容清楚明确,用语规范,合乎文体特点。
七、写作题,(共50分)
27、咏牡丹
[宋]王溥
枣花虽小能结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只空枝。
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你赞成诗人的观点吗?这首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700字。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