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年真题 > 专升本 > 河南 >

2025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5-09-19 20:45:13   爱真题   101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对《诗经》描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善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    B.讲述传奇英雄故事

C.以叙事见长,崇尚神异离奇    D.朴素地抒写现实人生

2、“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反映的是______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出自______

A.《九章》    B.《渔父》

C.《离骚》    D.《哀郢》

4、突出表现纵横家思想,记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谋议论辩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的先秦著作是______

A.《春秋》    B.《国语》

C.《左传》    D.《战国策》

5、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中的“一夫”指的是______

A.刘邦    B.吴广

C.陈涉    D.项羽

6、旨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______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7、关于《行行重行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它是一首民歌    B.它是一首抒情诗

C.它是一首叙事诗    D.它是一首七言古诗

8、“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出自______

A.曹操《蒿里行》    B.曹植《梁甫行》

C.曹丕《燕歌行》    D.曹操《龟虽寿》

9、陶渊明《读山海经》属于______

A.赠答诗    B.行役诗

C.田园诗    D.咏怀与咏史诗

10、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是______

A.陶潜    B.谢灵运

C.王维    D.孟浩然

11、关于《木兰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这首诗详细地描写了战争的经过

B.这首诗正面描写了木兰的相貌和武艺

C.这首诗是南朝民歌中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D.这首诗的描写有繁有简而剪裁精当,结构严谨

12、被誉为“孤篇压全唐”的诗作是______

A.《长恨歌》    B.《黄鹤楼》

C.《长歌行》    D.《春江花月夜》

13、关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属于七言律诗

B.揭露了边防的政策弊端

C.运用了完全写实的艺术手法

D.描绘了雪中天地的浩大苍茫、威严雄伟

14、下列哪部作品最能体现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______

A.《春夜喜雨》    B.《秋兴八首》

C.《江畔独步寻花》    D.《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1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中关于吕尚的典故运用,表达了李白______

A.满腔沉痛愤激之情

B.不受约束的逍遥的人生境界

C.对自然山水的企慕和求仙访道的心志

D.积极进取,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人生态度

16、提出“不平则鸣”理论主张的是______

A.韩愈    B.王勃

C.韦庄    D.李贺

17、下列作家、作品对应正确的是______

A.蒋防——《李娃传》    B.白行简——《长恨歌传》

C.元稹——《莺莺传》    D.陈玄祐——《霍小玉传》

18、下列词句出自“花间鼻祖”温庭筠的是______

A.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B.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C.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D.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长恨朝来寒雨晚来风

19、“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中“柳词”指的是______

A.柳永的词    B.咏柳的词

C.柳开的词    D.柳宗元的词

20、下列词作归属于“英雄词”的是______

A.《虞美人·听雨》    B.《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C.《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D.《清平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2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______

A.欧阳修《朋党论》    B.欧阳修《与乐秀才书》

C.欧阳修《与高司谏书》    D.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22、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提出“以诗为词”的是______

A.柳永    B.辛弃疾

C.苏轼    D.李清照

2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出自______

A.陆游《书愤》    B.陆游《感愤》

C.陆游《感秋》    D.陆游《关山月》

24、下列元杂剧中,属于历史剧的是______

A.《潇湘雨》    B.《赵氏孤儿》

C.《竹坞听琴》    D.《张生煮海》

25、下列作品中,响亮地提出“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是______

A.《西厢记》    B.《牡丹亭》

C.《窦娥冤》    D.《拜月亭》

26、下列作品以“昭君出塞”为背景的是______

A.《梧桐雨》    B.《琵琶记》

C.《桃花扇》    D.《汉宫秋》

27、下列属于鲁迅小说集的是______

A.《野草》    B.《故事新编》

C.《朝花夕拾》    D.《南腔北调集》

28、吴荪甫这一人物形象出自______

A.《子夜》    B.《秋收》

C.《残冬》    D.《春蚕》

29、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并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的文学作品《白鹿原》的作者是______

A.丁玲    B.贾平凹

C.陈忠实    D.阎连科

30、现代派小说《变形记》讲述了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甲虫的故事,其作者是______

A.易卜生    B.卡夫卡

C.贝克特    D.海明威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____,然后君子。

3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______。

3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天下归心。

34、河汉清且浅,______?

35、一川烟草,满城风絮,______。

36、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

37、不知江月待何人,______。

38、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

39、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__。

40、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______。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每小题的叙述进行正误判断。)

41、《左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主持编纂的法家著作。

42、“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43、《子虚赋》和《上林赋》是西汉作家司马相如的作品。

44、《雪夜访戴》出自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45、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46、北宋时期,诗文和词有明确的分工,诗文主娱情,词主述志。

47、《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48、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阿Q正传》。

49、《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

50、《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伟大的作品。

四、理解与分析,(第1题13分,第2题11分,第3题16分,共4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试题。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赢滕履

,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扺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选自《战国策·秦策一》,有删改)

请回答:

5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是皆秦之罪也!

是:

乃夜发书。

发:

引锥自刺其股。

引:

52、找出文中描写苏秦努力学习的句子,并从中概括出对应的成语。

53、翻译下列句子。

①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②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54、分析文中描写苏秦时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试题。

蝜蝂  传

柳宗元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有删改)

请回答:

55、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卒踬仆不能起。

卒:

极其力不已。

极:

日思高其位,大其禄。

大:

56、文中的“ 蝜蝂”与“嗜取者”有何相似之处?

57、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试题。

贾谊、天王星、开普勒及其他

——谈德识才学兼备

王梓坤

有些人学问渊博,但少才识,往往只能成为供人查阅的活字典。唐朝李善,学淹今古,精通典故,为《昭明文选》作注,旁征博引,后人叹服。他的工作对后人是有益的。但也有人说他的怪话,批评他才识不高,既少创作,又缺见解,终生碌碌,为人作注,没有起到更大的作用。

苏轼作《贾谊论》,说贾谊才学虽高,但不善于分析和利用当前的形势,急于求成,终不为当世所用,郁郁而死,没有发挥自己的才能。苏轼叹息说:“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苏轼的意见,未必正确,因为导致这场悲剧主要是统治者的错误;但贾谊未尽所能,却是历史事实。在这点上他不如司马迁。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使之能“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忍受了人间最大的侮辱,最后才达到目的。

由此可见,一个人有学问未必有才能;进一步,即使才学有余也可能见识不高。这就需要有自知之明,在实践中针对自己的缺点有意识地进行锻炼,方能弥补不足。

1781年,赫歇耳认定天王星是行星。其实,在这以前,已有好几位天文学者观察过它了。当时流行着一种陈腐的观念,认为太阳系的范围只到土星为止,土星以外,再没有行星了。要打破这种观念,需要革命的卓识和勇气。持这种观念的天文学者因循守旧,他们既不敢、也从未想到应该扩大太阳系的领域,因而总是把天王星当作恒星而不加注意。勒莫尼耶(Lemonnier)甚至自1750年到1769年间观察它达12次之多,最后还是让它逃之夭夭。见识不高,可为发一浩叹!“自谓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谁又能断定,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太阳系已经到了尽头呢?

为了说明德识才学兼备的重要,不妨再举两个例子。

万有引力是自然科学中最大的发现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都归功于牛顿。其实,这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例如罗伯特·胡克等人早已有了引力的观念。胡克是卓越的实验物理学者,具有出色的实验才能,他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都有贡献,包括众所周知的弹性力学中的胡克定律。然而,由于他缺乏牛顿那样横绝一世的数学才能,虽然走到了万有引力的跟前,却仍然无力抓住它,就像一个不会爬树又无工具的人,尽管看到橘子高悬枝头,但却无法摘到它一样。胡克的故事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有多少原可发现的东西由于才能不足而溜掉了?

丹麦天文学者第谷(B.Tycho,1546—1601),用了30年的工夫,精密地观察行星和其位置。他工作辛勤,观察才能又非常出色,不幸却短于理论分析。从长期观察的资料中,他得到的是错误的结论,他既不同意托勒密的地心说,也不赞成哥白尼的日心说,而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行星绕太阳转,太阳又绕地球转。1600年,第谷请了德国人开普勒(Kepler,1571—1630)做助手。开普勒与第谷相反,对观察不太感兴趣,而且技术也远不如第谷,但他对理论研究却很有才华。通过对第谷资料的分析,他起初假设太阳绕地球转,误差总是很大,与观察不符。于是改用日心说,假设火星绕太阳作圆周运动,计算结果仍不理想。最后他大胆创新,提出了“火星的运动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的假设,结果与观察资料相符合。就这样,第谷的精确观察与开普勒的深入研究相结合,引导到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发现。这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范例,如果没有开普勒,第谷的辛勤积累也许会成为一堆废纸;反过来,没有第谷,也根本不会有开普勒的卓越成就。

优秀的科学工作者应该兼备德识才学。郭沫若在《读〈随园诗话〉札记》中说:“实则才、学、识三者,非仅作史、作诗缺一不可,即作任何艺术活动、任何建设事业,均缺一不可。”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有删改)

请回答:

58、根据文章分析“德识才学兼备”的内涵。

59、谈谈“德识才学兼备”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性。

60、本文善于使用例证法来达到说服读者的目的,请谈谈作者在例证法使用上的特点。

五、古诗词赏析,(10分)

61、阅读下面这首词,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

临江仙·夜归临皋①

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②,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③,何时忘却营营④。夜阑风静縠纹平⑤。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临皋:在黄州,此时苏轼被贬黄州。②东坡:在湖北黄冈市东。苏轼贬谪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③此身非我有: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意谓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道家哲学对人生的看法。典出《庄子·知北游》:“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④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奔走钻营,追逐名利。典出《庄子·庚桑楚》:“无使汝思虑营营。”⑤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类丝织品。

六、应用文写作,(10分)

62、××集团旗下《××文学》杂志社拟在2025年8月刊发以“厚重河南,出彩中原”为主题的文章,现面向全省大学生(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及留学生)写一篇征文启事。

七、作文,(40分)

6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各美其美,美之人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通过欣赏、研究不同文明的文化遗产,人类能够突破时空限制,逐步摒弃偏见和误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和尊重不同的文化,更清晰地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共同性,促进不同文化的互赏互鉴、共存共荣。

(摘自《人民日报》2024年12月4日)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寄托了中国人的人伦情感、家国情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遗产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2024年12月5日)

请根据以上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和剧本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

  --   -- 下载真题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