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5分)
1、汶川地震以后,国务院制定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下列正确的是______
A.该法律文件仅对汶川生效
B.该法律文件属于地方性法律文件
C.该法律文件属于全国性法律文件
D.该文件没有体现空间上的效力
2、检察机关司法办案场所既是保障办案公开透明、维护当事人权利的场所,也是规范执法行为、展示司法公正的场所。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办案区是专门用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司法办案场所。建立未检办案区也是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把教育、感化、挽救贯穿于执法办案始终。这种针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而设置“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办案区”的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______
A.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
C.执法为民
D.公平正义
3、原告与被告系亲兄弟,父母退休后与被告共同居住并由其赡养。父亲去世时被告独自料理后事,未通知原告参加。原告以被告侵犯其悼念权为由诉至法院。法院认为,按照我国民间习惯,原告有权对死者进行悼念,但现行法律对此没有规定,该诉讼请求于法无据,判决原告败诉。关于此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本案中的被告侵犯了原告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B.习惯在我国是一种非正式的法的渊源
C.法院之所以未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理由在于被告侵犯的权利并非法定权利
D.在本案中法官对判决进行了法律证成
4、《民法典》第1019条第2款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该条文体现的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可为模式
B.应为模式
C.勿为模式
D.没有行为模式
5、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活动原则不包括______
A.分工负责
B.互相配合
C.互相制衡
D.互相制约
6、关于国家保护聋哑盲人的权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国家保护特殊主体的权利
B.国家对特殊主体的保护是对平等原则的补强
C.这与宪法平等相抵触
D.对特殊主体的保护体现了平等原则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的是______
A.党的领导原则
B.法制原则
C.责任制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
8、下列关于监察委员会职责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对其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B.只能监察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
C.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D.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
9、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2018年列入宪法的______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0、下列有关西周时期的刑事诉讼制度中,没有体现的一项是______
A.诬告反坐
B.减免刑罚
C.区分故意与过失
D.区分惯犯与偶犯
11、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赔偿责任,下列承运人需要承担责任的是______
A.旅客甲自身心脏病突发而造成的
B.旅客乙因失恋在客车上服用安眠药过度自杀
C.旅客丙携免票的婴儿乘车,但因行车紧急刹车而造成婴儿伤亡
D.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丙自身存在重大过失造成的
12、下列关于民事权利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撤销权是一种支配权
B.知识产权是一种支配权
C.物权是一种支配权
D.人身权是一种支配权
13、甲乙订立租赁合同约定,若乙在年底入职企鹅公司,将其房屋出租给乙。关于该合同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B.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C.该合同成立并生效
D.该合同尚未成立
14、甲乙婚后育有一子丙,收养一女丁,甲父自然死亡后,甲母搬来与甲乙同住,后甲因事故死亡,甲母生病在床,乙对其认真照顾直至死亡。可以继承甲母遗产的是______
A.应由乙、丙继承
B.应由乙、丙、丁继承
C.应由丙、丁继承
D.应由乙单独继承
15、关于民事法律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
A.民事法律关系只能由当事人自主设立
B.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即自然人和法人
C.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不作为
D.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均由法律规定
16、甲、乙双方同意协议离婚。甲因出差,故委托丙去婚姻登记机关代为办理离婚登记手续。根据我国法律,丙______
A.不得代理
B.可以代理
C.在取得乙同意后可以代理
D.在取得甲书面授权后可以代理
17、下列情形适用诉讼时效的是______
A.赡养费请求权
B.不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C.债权请求权
D.停止侵害请求权
18、李四向张三借款100万元,约定利息为2万元,李四逾期拒不归还借款及利息,张三起诉李四要求清偿借款100万元,支付利息2万元,并要求判令李四支付逾期还款期间的罚息10万。下刻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本案只有一个诉讼标的
B.本案中有三个诉讼标的
C.本案共有返还本息和支付罚息两个诉讼标的
D.本案共有本金返还和支付利息、罚息两个诉讼标的
19、关于民事诉讼的二审程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可以不开庭审理
B.可以由原审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C.二审中应当进行调解
D.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
20、下列人员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是______
A.证人
B.书记员
C.鉴定人
D.人民陪审员
21、下列情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是______
A.起诉时被告张三下落不明
B.案件发回重审的
C.双方约定适用简易程序的借款合同纠纷
D.第三人起诉请求撤销生效判决的
22、下列情形,能认定为自首的是______
A.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作虚假供述,但在一审判决前能如实供述的
B.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
C.共同犯罪的主犯仅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
D.向一位警察好友诉说自己的犯罪事实,共商逃避打击对策的
23、甲国公民在我国某景区游玩时,和同时来游玩的乙国公民发生争执,将乙国公民打成轻伤。甲国公民对乙国公民的犯罪,适用我国刑法的依据是______
A.属地管辖原则
B.保护管辖原则
C.属人管辖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
24、甲与素不相识的乙发生矛盾致乙轻伤,乙血流不止死亡,后来发现乙是血友病患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乙的死亡与甲无因果关系
B.乙的死亡与甲有因果关系
C.乙的死亡与甲有无因果关系,不影响甲的定罪
D.乙的死亡不管与甲有无因果关系,甲一定要对此负责
25、甲恨丈夫乙,拟做一顿丰盛晚餐将乙毒死。但乙下班后,购买了戒指送给甲,甲非常感动,因此把饭菜倒掉。对甲的行为该如何认定______
A.故意杀人
B.故意杀人犯罪预备
C.预备阶段的中止
D.犯罪中止
26、下列对于我国刑法中“终身监禁”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A.终身监禁属于一种新的刑罚种类而非刑罚执行方式
B.终身监禁作出不得根据服刑表现进行减刑或假释
C.终身监禁应适用于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的各种职务犯罪
D.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减为无期徒刑时应适用终身监禁
27、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______
A.由检察机关执行
B.由公安机关执行
C.可以由其他侦查机关执行
D.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
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的是______
A.侮辱、诽谤案件
B.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件
C.虐待罪
D.职务侵占案件
29、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原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甲犯数罪,但只认其中一罪,对其全案不得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原则,法院也不得对其从宽处理
B.对于涉嫌故意杀人罪的乙,其认罪认罚并且积极赔偿并取得被害人亲属谅解,法院应对其从宽处罚
C.认罪认罚原则只能适用某一诉讼阶段
D.在审查起诉时认罪认罚,而审判阶段不认罪认罚的,则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原则
30、下列选项中关于符合法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在起诉阶段,一律作出不起诉决定
B.在侦查阶段,一律撤销案件
C.在审判阶段,一律按无罪宣告
D.在立案阶段,一律不予立案
31、下列人员中,哪一选项不适用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______
A.证人
B.书记员
C.鉴定人
D.人民陪审员
32、张某、李某共同抢劫被抓获。张某的陈述属于证人证言的是______
A.我确实参加了抢劫银行
B.李某逼我去的
C.李某策划了整个抢劫,抢的钱他拿走了一大半
D.李某在这次抢劫前还杀了赵某
33、下列情形中,属于不得辞退公务员的是______
A.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B.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
C.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D.旷工或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日,或者1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
34、下列有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中,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的是______
A.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非法查封、扣押和冻结甲的财产
B.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上班路上开车逆行而将行人乙撞伤
C.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暴力、虐待行政相对人丙
D.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使用枪支枪械致丁损伤
35、下列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是______
A.工商局颁布的营业执照
B.公安局对公民的处罚
C.县政府颁布的文件
D.土地局的行政确权
36、不属于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是______
A.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秩序
B.行政机关购买办公用品
C.颁布营业执照
D.海关工作人员对出入境人员的检查
37、下列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______
A.公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开展刑事侦查
B.工商机关处罚某个体工商户
C.税务机关对某企业开展税务征收
D.土地局对某土地进行行政确权
3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涉外行政诉讼的是______
A.外国人
B.外国组织
C.无国籍人
D.在国外居住的中国公民
39、下列选项属于行政确认的是______
A.颁发律师资格证
B.颁发教师资格证
C.颁发居民身份证
D.颁发会计资格证
40、李某因私自搭建违章建筑被当地住建局罚款1万元,李某不服该行政处罚决定,拟向辖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关于本案的管辖,下列选项错误的是______
A.本案属于一般地域管辖
B.本案不属于不动产纠纷的管辖
C.对李某作出1万罚款的决定不会导致不动产物权变动
D.本案属于不动产纠纷的管辖
41、河东省A地区位于长江源头的汇水区,为保护长江水源,河东省政府划定A地区的林地及林地上的森林为公益林。由于保护措施得当,长江源头面积扩大,现需增加公益林的面积。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公益林保护区的增设无需经过河东省政府同意
B.为发挥公益林的经济价值,可以在公益林地上种植果树
C.若村民王某承包的林地在增算的公益林范围内,可以责成其退包
D.该地区森林覆盖率较低,可在该地区采取森林抚育等措施,提高公益林的质量和生态保护功能
42、下列属于垄断行为的是______
A.商业贿赂行为
B.商业诋毁行为
C.市场混淆行为
D.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43、小雨伪造了一幅《虾》,署名齐白石,侵犯了______
A.署名权
B.修改权
C.发表权
D.出版权
44、张某的下列所得中,可以免纳个人所得税的是______
A.所任职科研所发给张某的奖金
B.在美国某杂志发表一篇论文所得稿酬
C.个人保险所得的赔款
D.张某购买福利彩票所得收入1000元
45、国际环境法是由各国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而缔结的一系列条约组成,是关于国际环境问题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是主要调整国家在国际环境领域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章制度,是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制裁公害的国际法律规则,是建立在“地球一体”概念上的国际法新领域。下列有关国际环境法的制定主体,正确的是______
A.国际法院
B.联合国大会
C.国际法委员会
D.安全理事会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46、______是指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
47、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包括______、民主监督及参政议政。
48、根据国际法规定,国家领土可以分为______、领水、领空和底土四部。
49、基层法院审理______行政案件。
50、根据保全类型的不同,可以将民事诉讼中的保全分为诉讼保全和______。
51、刑事诉讼中,刑事案件由______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52、人身保险合同包括______、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和健康保险合同。
53、已满______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54、张某委托李某出书,两人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该小说的著作权属于______。
55、作为国家主体的国家必须具备定居的居民、确定的领土、一定的政权组织和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56、盲、聋、哑人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57、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是通过加工、制作和销售的产品。
58、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和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59、累犯应该从重处罚,可以假释。
60、行政处罚实行罚缴分离的原则,一切处罚都不得当场收缴罚款。
6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受民法调整。
62、未经其他经营者同意,在其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中,插入链接、强制进行目标跳转的行为属于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
63、全国监察委员会指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上下级监察委员会之间是指导关系。
64、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的内容有争议或部分有争议的,只能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确认。
65、提起反诉的主体只能是当事人。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66、法的时间效力
67、股东代位诉讼
6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9、物权
70、犯罪
五、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71、简述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72、简述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73、简述民事法律中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
74、简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75、简述非涉外民事诉讼案件的专属管辖。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张某和李某在路边正常行走,迎面走来了牵着一只宠物犬(并非城市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的王某。张某为逗李某,捡起路边的石子向宠物狗砸去。狗被激怒后扑向二人,路人丁某也为此受到惊吓,进而撞倒了停在路边的摩托车,致使摩托车主损失1000元。李某和张某被狗咬伤,花去医疗费2000元。
问题:
76、李某能否向张某主张赔偿责任?为什么?
77、丁某是否需要向摩托车主赔偿?为什么?
78、如果该宠物犬属于城市里禁止饲养烈性犬的话,张某能否向王某主张赔偿责任?为什么?
张虎(43岁)、张豹(15周岁)在朋友家喝酒,后张虎不听劝告一定要回家,与实驾车回家。在张虎驾驶一定时间后,其子张豹替张虎开车,在张豹行驶一段时间后,撞到行人甲,二人遂下车看情况如何,张豹说报警,但张虎看甲仍有气息,说将甲抬到桥洞里,张豹默不作声,与张虎将甲抬到桥洞里,张虎遂驾车逃离。在交警查车的过程中发现张虎醉酒驾驶,警察对两人分别询问,张虎称责任全部由自己承担,其子张豹交代全部事实,后公安机关在桥洞处发现甲因流血过多而死亡。
问题:
79、张虎酒后驾车的行为构成何罪?为什么?
80、张豹是否涉嫌犯罪?为什么?
81、张虎和张豹是否成立共同犯罪?为什么?
82、张虎和张豹是否成立自首?为什么?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