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年真题 > 教师招聘 > 安徽 > 学科 >

2018安徽教师招聘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2-12-14 15:22:55   爱真题   118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

1.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惭愧 揣测 冷不丁 横冲直撞

B、雾凇 波滔 铁公鸡 等量齐观

C、绿洲 瀑布 踢皮球 鳞次桎比

D、蜿蜒 倜傥 汗鸭子 循规蹈矩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非常关心我们,处处为我们着想,真是无所不至

B、乌云越来越厚,一道闪电划过天空,吓得我手舞足蹈

C、古人常说笨鸟先飞,我这样聪明的人才需要人一己百

D、每到新春佳节,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真令人目不暇接

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如果我接受了他的礼物,就要按照他的意愿办事,这样,难免会违反国家的法纪

B、无论风沙或雨雪,不管洪水还是骄阳,院前的樟树总是枝繁叶茂,蓬蓬勃勃

C、虽然勃朗特姐妹诗歌创作的尝试获得成功,但是她们的小说轰动了英国文坛

D、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所以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4.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刘备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了诸葛亮,就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啊!”

B、没有破水罐裂缝渗出来的水,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这些美丽的花朵呢

C、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真是发人深省

D、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像镶嵌在“天堂”上的一颗明珠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苏轼、柳永是宋词“豪放派”的杰出代表

B、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都是文学名著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两书体例不同

D、“唐宋八大家”指唐宋时期的八位散文家,其中唐代有两位,他们是韩愈、柳宗元

二、填空题。请根据各小题提示填写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6.1. 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2. 鸟宿池边树,。(贾岛《题李凝幽居》)

3.  ,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 雁过也,正伤心,。(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5.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三、阅读鉴赏题。请仔细阅读文章后回答下列各题。

(一)

同学一首别子固

  王安石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①,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②,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③未尝相接也。其师若④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⑤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徐行,辅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有系⑥,会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选自北京教育出版社《古文观止》)

【注释】①子固:曾巩的字。②正之:孙侔的字。③辞币:书信和礼物。④若:和。⑤中庸:儒家奉行的道德标准。⑥系:牵制。

7.解释下列句中的画线字。

1.  岂尽同哉 岂:

2.  子固亦以为然 亦:

3.   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 遗:

4. 且相慰云 慰: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文为王安石青年时期的作品,表达了“至乎中庸而后已”的远大志向

B、“中庸”是儒家的一种主张,要求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

C、王安石和子固、正之是同学,是好朋友,此文表达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

D、孙侔和曾巩,两人虽未谋面,但能相互信任,说明共同“学圣人”的效果

(二)

落花生

     老舍

①我是个谦卑的人。但是,口袋里装上四个铜板的落花生,一边走一边吃,我开始觉得比秦始皇还骄傲。假若有人问我:“你要是作了皇上,你怎么享受呢?”简直的不必思索,我就答得出:“派四个大臣拿着两块钱的铜子,爱买多少花生吃就买多少!”

②什么东西都有个幸与不幸。不知道为什么瓜子比花生的名气大。你说,凭良心说,瓜子有什么吃头?它夹你的舌头,塞你的牙,激起你的怒气——因为一咬就碎;就是幸而没碎,也不过是那么小小的一片,不解饿,没味道,劳民伤财,布尔乔亚!你看落花生:大大方方的,浅白麻子,细腰,曲线美。这还只是看外貌。弄开看:一胎儿两个或者三个粉红的胖小子。脱去粉红的衫儿,象牙色的豆瓣一对对的抱着,上边儿还结着吻。那个光滑,那个水灵,那个香喷喷的,碰到牙上那个干松酥软!白嘴吃也好,就酒喝也好,放在舌上当槟榔含着也好。写文章的时候,三四个花生可以代替一支香烟,而且有益无损。 ③种类还多呢:大花生,小花生,大花生米,小花生米,糖饯的,炒的,煮的,炸的,各有各的风味,而都好吃。下雨阴天,煮上些小花生,放点盐;来四两玫瑰露;够作好几首诗的。

④瓜子可给诗的灵感?冬夜,早早的躺在被窝里,看着《水浒》,枕旁放着些花生米;花生米的香味,在舌上,在鼻尖;被窝里的暖气,武松打虎……这便是天国!冬天在路上,刮着冷风,或下着雪,袋里有些花生使你心中有了主儿;掏出一个来,剥了,慌忙往口中送,闭着嘴嚼,风或雪立刻不那么厉害了。况且,一个二十岁以上的人肯神仙似的,无忧无虑的,随随便便的,在街上一边走一边吃花生,这个人将来要是作了宰相或度支部尚书,他是不会有官僚气与贪财的。他若是作了皇上,必是朴俭温和直爽天真的一位皇上,没错。

⑤吃瓜子的照例不在街上走着吃,所以我不给他保这个险。

⑥至于家中要是有小孩儿,花生简直比什么也重要。不但可以吃,而且能拿它们玩。夹在耳唇上当环子,几个小姑娘就能办很大的一回喜事。小男孩若找不着玻璃球儿,花生也可以当弹儿。玩法还多着呢。玩了之后,剥开再吃,也还不脏。两个大子儿的花生可以玩半天;给他们些瓜子试试。

⑦论样子,论味道,栗子其实满有势派儿。可是它没有落花生那点家常的“自己” 劲儿。栗子跟人没有交情,仿佛是。核桃也不行,榛子就更显着疏远。落花生在哪里都有人缘,自天子以至庶人都跟它是朋友;这不容易。

⑧在英国,花生叫作“猴豆”——Monkey nuts。人们到动物园去才带上一包,去喂猴子。花生在这个国里真不算很光荣,可是我亲眼看见去喂猴子的人——小孩就更不用提了——偷偷的也往自己口中送这猴豆。花生和苹果好像一样的有点魔力,假如你知道苹果的典故;我这儿确是用着典故。

⑨美国吃花生的不限于猴子。我记得有位美国姑娘,在到中国来的时候,把几只皮箱的空处都填满了花生,大概凑起来总够十来斤吧,怕是到中国吃不着这种宝物。美国姑娘都这样重看花生,可见它确是有价值;按照哥伦比亚的哲学博士的辩证法看,这当然没有误儿。

      ⑩花生大概还跟婚礼有点关系,一时我可想不起来是怎么个办法了;不是新娘子在轿里吃花生,不是;反正是什么什么春吧——你可晓得这个典故?其实花轿里真放上一包花生米,新娘子未必不一边落泪一边嚼着。

 (选自《老舍散文集》)

10.文章从哪些方面叙述了落花生的功用?请简要概括。

11.第②段在写落花生之前为什么要先写瓜子?

12.第⑦段画线句子有何含义?

四、课程理论。请仔细阅读要求后作答。

13.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课程。

2. 阅读教学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 书。

3.写作教学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 表达。

4.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改善。

14.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

1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400万字。()

16.  口语交际教学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话题,主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

17.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学习特征。(  )

五、教学实践。请仔细阅读文章后回答下列各题。

(三)

根据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写话”及教学片段,完成15~16题。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

为什么雨后天上挂着彩虹?

树叶的形状为什么是各种各样的?

花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呢?

下雨前蜘蛛逃到哪儿去了?

是谁告诉蝉要下雨了?

石头上怎么会有贝壳呢?

……

大自然真是奇妙啊 ! 你的心中是不是也藏着很多“问号”?把它们写下来吧!写完后可以做成卡片,问问小伙伴知不知道答案。

18.请设计出本次“写话”的教学目标。

19.阅读下面教学片段,写出该片段的设计意图。

(1)讲述:春游时,一个小朋友在砖缝中看到一只西瓜虫,用手指轻轻一碰, 西瓜虫就立刻缩成一个圆圆的“小西瓜”。他向老师问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西瓜虫为什么能缩成那么圆的一个小球呢?学生试着提出疑问。

(2)课件出示——浩瀚的宇宙,璀璨的星空,茂密的丛林,连绵起伏的群山,奔腾不息的河流,各种各样的动物,奇形怪状的植物等,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同桌相互提出自己心中的小问号,比比谁的思考多,谁提出的问题多,然后交流。

(3)提问题可是大有学问的,该怎么提问呢?学生自由读“写话”中的小诗。

(4)指名分句读,启发学生感受提问的不同方式。

①前四句话都是用“为什么”提问,但“为什么”的位置却不一样。

②不用“为什么”,也可以用“哪儿”“谁”“怎么”“什么”等疑问词提问。

(5)出示情境,学生练习运用不同疑问词提问。

20.下面是三年级《石榴》一课教学片段实录,请谈谈它对阅读教学的借鉴意义。

师:下面检查预习,今天老师要来点刺激的!老师把这节课的生字词都藏到了石榴果背后。石榴果越大,题目的难度也越大。自己选择来挑战!开始—— 

生:我选果子最小的那一个。(众笑)

师:1号题? 1号题只有一个生字,你一定能读好!(生读)

师:读得太棒了!同学们,第一位挑战者初战告捷。接着来挑战吧!

生:我想选3号题。(生读句子)

师:老师特别仔细听了,有一个生字的读音啊,读得非常标准!你能带大家读读这个词吗?(生领读:咧开。生跟读:咧开) 

师:这段话中还有个很长的句子,她也读得很流利。其实在读长句子的时候,只要注意句子的停顿,还有一些在意思上联系紧密的词,读得紧凑一些,你也能跟她读得一样流利。现在自己试试,就读第二句话。(生自由读)

师:下面我们接着挑战!在2号题中啊,可出现了不少的二类字,你能把它们都读准吗?自己先读读红色的词语。

生:剥开、玛瑙、紧偎、嚼嚼、甜津津。

师:这段话中,有一个多音字,这个字呀,表示去掉外面壳的时候,它就读作本文的读音——bāo。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词——剥开。(生齐读)其实很多多音字都可以根据它的意思来选择它的读音。

师:同学们,在这段话中,还有一个多音字潜伏在里面。就是这个字——间,究竟它应该怎么读呢?请同学们试着根据它的意思来选择它的读音。

生:根据这个字在词语里的意思,它应该读作——jiàn。

(四)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要不——摔跤。

“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了。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掛儿,叉着腰说,“来吧, 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这一鲜活的人物形象。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3)激发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由题入手,猜性格。

(1)谈话:这节课将走进一部经典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认识一个经典人物——小嘎子。揭题,指名读题。

(2)从两个人的名字,猜一猜他们都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第二环节:带着问题,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读文,用朗读和大家一起分享。

(3)理解词语“精神抖擞”“仰面朝天”,引导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第三环节:走进文本,悟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环节:关注表达学会运用。

(1)再读语段,师生交流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2)播放《小兵张嘎》视频片段,练写小嘎子和胖墩儿第二个摔跤情景。

第五环节:课外拓展,赏经典。

21.在横线上写出感受小嘎子人物形象的教学设计。

六、作文题。请仔细阅读要求后作答。

22.任选一道题作文(不透露个人信息,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不少于800字)。

题一:快乐与人分享,催生新的快乐;成功与人分享,催生新的成功;方法与人分享,催生新的方法。请以“分享”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二:评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或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集中一点,写深写透。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

  --   -- 下载真题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