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年真题 > 教师招聘 > 内蒙古 > 教综 >

2018赤峰市教师招聘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2-12-28 20:43:27   爱真题   788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1.制度化教育出现的典型表征是(  )。

A、教育实体的出现

B、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C、学制的建立

D、学校的产生

2.“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又追求教育的自由化”体现的教育特点是(  )。

A、教育全民化

B、教育终身化

C、教育多元化

D、教育民主化

3.“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的教育家是(  )。

A、康德

B、裴斯泰洛奇

C、卢梭

D、夸美纽斯

4.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同,说明教育具有(  )。

A、历史性

B、永恒性

C、继承性

D、相对独立性

5.据史料记载,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体制,提出了严密的师导和考试制度的著作是(  )。

A、《学记》

B、《理想国》

C、《政治学》

D、《师说》

6.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舒尔茨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

A、28%

B、30%

C、33%

D、38%

7.现在很多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有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趋势,这说明(  )。

A、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B、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C、教育是先于经济的发展

D、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8.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是(  )。

A、组织文化

B、学生文化

C、教师文化

D、校园文化

9.个体身心发展的(  )特征要求在教育工作中必须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0.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一致的特点是(  )。

A、自主性

B、灵活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11.人的心理成熟,以具有独立自主的(  )为标志。

A、自我意识

B、创造能力

C、预见能力

D、选择能力

12.“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甚至有的教育还摧残儿童”这说明(  )。

A、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B、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C、教育比遗传素质更能影响人的发展教育

D、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13.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  )作出规定。

A、社会价值

B、个人价值

C、素质结构

D、人才规格

14.培养学生的(  )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

A、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

B、主体意识和操作能力

C、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D、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5.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

A、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B、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C、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D、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16.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  )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A、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

B、认识并发展自身潜能

C、个性教育

D、提升人类地位

17.在我国,教师被列入“专业技术人员”类别的文件是(  )。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

C、《教师资格的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8.“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

A、示范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传道者的角色

D、研究者的角色

19.学生李某放在课桌的钱包不见了,班主任对全班同学进行搜身,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

A、名誉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20.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指出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  )。

A、爱岗敬业

B、教书育人

C、为人师表

D、关爱学生

21.《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批准申请单位是(  )。

A、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有行政部门

C、当地学校的村委会或者居委会

D、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22.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计划

C、课程是经验

D、课程是活动

23.新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

A、国家、地方、校长三级管理

B、国家、地方、教师三级管理

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D、国家、省(自治区)、县三级管理

24.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课程目标

25.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  )。

A、管理

B、引导

C、控制

D、交往

26.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格·卢扎洛夫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了一种利用联想、暗示、情绪、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称之为(  )。

A、信号图示法

B、探究一发现法

C、暗示教学法

D、情境教学法

27.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并将其组合起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这体现了教学策略的(  )。

A、综合性

B、灵活性

C、具体性

D、可操作性

28.“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这句话体现了教学的(  )规律。

A、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

B、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相结合

C、知、情、意、行统一

D、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9.赫尔巴特在他的《普通教育学》中论述了教学的四个阶段,即(  )。

A、明了、联合、系统、想象

B、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C、明了、联合、系统、方因

D、明了、联想、方法、应用

30.教师钻研教材中最困难的一环是(  )。

A、抓重点、抓关键

B、突破难点

C、找出规律

D、关注习题

31.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称之为(  )。

A、教学策略

B、教学模式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方式

32.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说明学生认识的对象是(  )。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主观世界

D、客观世界

33.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行动研究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34.注重塑造培养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属于德育内容中的(  )。

A、道德教育

B、思想教育

C、政治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35.下列原则既属于我国中小学校教育原则又属于中小学德育原则的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疏导性原则

36.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的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37.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

A、班级平行管理

B、班级民主管理

C、班级目标管理

D、班级常规管理

38.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

A、建立学生档案

B、操行评定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班主任工作总结

39.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有目标,把培养主动的、集体的、创造性的丰富人格作为现代德育任务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情感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40.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称为(  )。

A、课外辅导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活动

D、兴趣拓展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41.“终身化教育”的概念以(  )等几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教育观念的变革。

A、生活

B、免费

C、终身

D、教育

42.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变化包括(  )。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教育的世俗化

C、初等教育义务的实施

D、教育的终身化

43.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教育促进个体价值的社会化

B、教育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

C、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D、教育促进个人职业身份的社会化

44.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  )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A、基础教育

B、职业技术教育

C、高等教育

D、成人教育

45.人的主观能动性从综合的意义上把(  )相联系,对个体的发展有决定作用。

A、主体与客体

B、个体与社会

C、理想和现实

D、人的内部和外部世界

46.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要通过(  )方面来表现。

A、个体的主观能力

B、遗传

C、社会实践活动

D、教育

47.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教育社会功能发挥的因素有(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D、文化

48.人的全面发展除体力与智力的发展外,还包括(  )等多方面的充分发展。

A、思想道德

B、审美情趣

C、情感意志

D、个性才能

49.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

B、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C、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

D、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

50.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需要(  )。

A、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B、提高教师的素质教育

C、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D、加强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

51.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促成学生的能够(  )。

A、学会学习

B、学会判断

C、学会选择

D、学会生存

52.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可以把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划分为(  )。

A、特殊教育效能感

B、集体教学效能感

C、一般教育效能感

D、个人教育效能感

53.下列关于师生关系的认识,相对科学合理的观点是(  )。

A、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接受关系

B、学生应当成为教育过程的中心

C、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D、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54.学校精神文化可分解为以下几个基本成分(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价值成分

D、理想成分

55.男生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生发短信“某某,我爱你”,被上课的老师发现没收,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道德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王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哪些权利(  )。

A、荣誉权

B、隐私权

C、尊严权

D、财产权

56.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性(  )。

A、时限性

B、具体性

C、预测性

D、操作性

57.我国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

A、强制性

B、普遍性

C、普及性

D、基础性

58.国家课程的科目一般由(  )和(  )组成。

A、核心科目

B、分科课程

C、基础科目

D、综合课程

59.课程表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原则(  )。

A、整体性原则

B、结构性原则

C、迁移性原则

D、生理适宜原则

60.现代课程开发理论中经典的“泰勒原理”所回应的问题有(  )。

A、学校教育应该实现什么目标

B、组织什么经验来实现这一目标

C、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经验

D、如何确定这些目标的实现

61.在当代课程改革中,教材的编写也出现了多样化的特点(  )。

A、教材编写的内容呈现时代特征

B、教材编写形式发生较大改变

C、教材编写正在由“教程”式向“学程”式发展

D、教材文字表达更简练、生动、流畅

62.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  )。

A、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B、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C、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D、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63.设置地方课程的目的包括(  )。

A、促进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

B、弥补国家课程的空缺

C、加强教育与地方的联系

D、调动地方参与课程改革与课程实施的积极性

64.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

A、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B、教学是社会地位得以再生产的一种重要手段

C、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D、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65.关于“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教育教学方法指的是有规律可循的

B、教学的模式方法等不是机械的、教条的

C、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然不适合现代教学的要求

D、应该将各种方式方法灵活恰当地运用

66.数学课上,老师将圆的面积公式 写在黑板上教学生反复念。一个学生问:“ 是什么意思?”老师说这个是圆面积公式,学生又问:“圆面积公式是怎么来的?”老师说:“不要寻根问底了,把它背下来熟记就行。”这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违背了教学的(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67.科学课上,张老师让学生分组观察自己养的蚕宝宝,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并在全班谈论学习成果,张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有(  )。

A、演示法

B、参观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68.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有以下几层含义(  )。

A、教学目标要完整

B、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明确

C、教学目标必须在上课前告知学生

D、课堂上师生的一切活动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进行

69.由瓦根舍因提出的范例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包括(  )。

A、启发性

B、基本性

C、基础性

D、示范性

70.教学评价主要包括(  )。

A、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B、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C、进行课程评价

D、教学管理评价

71.以下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

B、教师的教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C、教师的教影响学生的学习生动性的发挥

D、教师的教影响学生的个性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72.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的基础学历的培养,以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则基础培养“三基”指的是(  )。

A、阅读技能

B、绘画技能

C、运算技能

D、写作技能

73.学生学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发展性

D、灵活性

74.按照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可以将教学策略分为(  )。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75.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才能的是(  )。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制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76.李老师在五(三)班教授《找出数列的排列规律》时,她选出6位同学,其中一位同学带上红帽子在讲台上做“萝卜蹲”的游戏,让台下同学记下戴帽子的同学在10轮游戏中下蹲的次数,并引入数列排列规律的学习内容,这一教学内容所体现的教学原则主要有(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7.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部发现了两个“狼孩”。这两个“狼孩”后来被送到米德那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通过体检,发现他们身体的生物系统是正常的,只有少许营养不良,这两个“狼孩”虽然长得与人一样,但行为举止却完全和狼一样。研究者在人类的正常社会环境里对其进行训练,教他们识字,教他们学习人类的基本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然而,其中一个不幸死亡,活着的那个在四年之后(大约十一二岁)才开始能够讲点话,智力水平也只相当于一个普通婴儿的智力水平。这个事例说明(  )。

A、遗传素质只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

B、社会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C、人的发展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

D、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收效不高

7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

B、智育为人的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和智力支持

C、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体质,发展运动技能

D、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作用

79.教师备课时要分析研究学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A、学生个体已有的知识性结构

B、学生的教育背景

C、学生个体已有的能力结构

D、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80.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守以下要求(  )。

A、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B、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C、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D、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81.张老师与某中学签订了聘期5年的聘用合同,张老师平时工作认真,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同事和学生的好评。张老师也积极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经常向校长提意见和建议,为此惹恼了校长,在聘期刚满3年时被校长解聘。关于学校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应该承担行政责任

B、学校的行为构成违约

C、学校不应该因见张老师爱提意见就解除聘约

D、学校应承担违约责任

82.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  )。

A、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B、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

C、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D、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83.德育过程中,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有(  )。

A、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B、不能脱离学生学习这生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

C、具有科学性和等级性

D、具有阶段性和长期性

84.关于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B、主要由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构成

C、是学生品德赖以形成的内部因素

D、能帮助学生积极地吸收外在的教育因素

85.在德育过程中运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

A、创设良好的情境

B、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C、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D、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86.有人说:“学生在学校进一步,回到家里退一步,走入社会退二步。”下列对这种说法分析合理的是(  )。

A、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在德育实践中未能很好地贯彻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B、学校应该争取家庭和社会的配合,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C、对学生进行德育要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

D、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87.某教师在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问学生“谁是最可爱的人呢?”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是不是最可爱的人呢?”,老师说;“你爱劳动,乐于助人,你是可爱的人。如果你能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上课积极发言,那么你也是最可爱的人。”该教师的做法符合哪些德育原则?(  )

A、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88.关于德育的认知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当代德育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

B、声张人的本质是理性的

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

D、强调按照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

89.新时期我国教育的内容拓展了新的课题,其中“三生教育”是指(  )。

A、生存教育

B、生长教育

C、生活教育

D、生命教育

90.住宿生小强是的班级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不专心所讲,课后追逐打闹,乱花钱,无节制,甚至回家的钱都向老师借。老师找他谈话后,他答应改过,但并无实际行动。教师要解决这些问题。下列对说法有效的是(  )。

A、根据小强的思想实际,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B、在班级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升小强的品德修养认知

C、了解小强的思想内部的矛盾,促使其积极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

D、教师要坚持长期抓、反复抓

91.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具有以下功能(  )。

A、满足学生需要

B、促进学生发展

C、矫正学生行为

D、维持班级秩序

92.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

A、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

B、班主任自身对教育的情感体验

C、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

D、高度发展的控制自我的能力

93.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要求做到(  )。

A、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B、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C、指导学生成立自治组织

D、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94.某教师在上语文课的时候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活泼、热烈的气氛洋溢在整个教室。对这一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A、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B、教学留于形式,没有深入实际

C、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上的理智引导与规范

D、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95.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举措有(  )。

A、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

B、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C、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D、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

96.某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借口教室不足,对一些成绩不好考试不及格的学生采取停课或开除的办法,要求他们“立即离校回家”。然而这些学生一离开,该校又接收了一部分初中毕业生。为此事,被责令退学的14名学生家长联名向上级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该校的这种做法违反了哪些法律?(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7.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主要有(  )。

A、自主学习

B、探究学习

C、发现学习

D、合作学习

98.小刚考试总是不及格,拖班级的后腿,为此班主任非常恼火,将小刚从最后排调到了第一排,督促他上课认真听讲,而且在课堂上不断向他提问,如果答不上来,就让他站在教室后面听课,课后在把他叫到办公室训斥教育,这样教育了无数次,小刚的成绩却总不见提高,如果你是班主任你会如何处理(  )。

A、全面了解该生情况,查找原因

B、关心爱护该生,尊重他的人格

C、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关心帮助

D、发现其积极因素,提升他的自信

99.李老师从教20多年了,他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对学生富于热情,有责任心,认真钻研教学技术,教学中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进行教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说明李老师具备了(  )。

A、良好的职业道德

B、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C、良好的教育专业素养

D、优良的个性品质

100.《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教书育人”方面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有(  )。

A、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B、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C、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不以分数作为的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

  --   -- 下载真题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