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
第1题:
很多应届毕业生非常愿意去新一线、二线城市发展,而不愿意去三、四线城市,对此,你怎么看?
第2题:
文明城市创建期间,为了解本市共享单车管理情况,解决乱停乱放等问题,文明城市创建办公室决定调研共享单车管理情况。如果你是负责人,会怎么开展工作,以保证调研的有效性。
第3题:
社区舞蹈队王大妈经常组织队员去徒步旅行或聚餐,费用由参与者平摊,但最近有队员抱怨质疑王大妈有社区补贴,王大妈很难过,假如你是社区负责人,怎么劝说王大妈?
第4题:
有个快递员假借公司名义造谣说,因为疫情不能开展快递揽收业务,消息传出去引起社会恐慌,你作为疫情防控组组长,怎么处理这件事?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道题属于社会现象类的综合分析题。题干围绕应届毕业生的选择进行展开,我们需要结合他们的选择内容,明确自己的态度,并且进行分析。具体如何作答,接下来展开细致分析。
审题点:“很多应届毕业生非常愿意去新一线、二线城市发展,而不愿意去三、四线城市”
这句话说明了应届毕业生更偏爱新一线、二线这些大城市,不想要去到小城市。这个话题非常接地气,可能大家也曾经有过去大城市还是去小城市的纠结,所以大家可以回想自身经历,在开头说明自己的情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联想式表态。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更直观表明自己的态度。考虑到当前社会观念更加开放和多元,所以我们可以对应届毕业生的选择表示理解。只是,三、四线城市吸引不到人才,我们也可以对此表示担心。
待我们明确了态度,接着就可以分别阐述。先来说明自己理解选择的原因。题干提到了应届毕业生和新一线、二线城市,我们就可以运用主体分析法展开,从应届毕业生角度看,这是挑战自我需要;从新一线、二线城市角度看,这是因为他们自身也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所以引进制度特别给力。随后说说自己的担心内容,把它当成从原因到对策部分的过度。最后,我们再想想,应届毕业生既然愿意去大城市,那么我们自然希望他们发展的更好,也希望城市发展的更好,所以我们可以从应届毕业生、大城市、小城市的角度分别提出建议,即建议应届毕业生认清自我,树立正确职业观念;从大城市角度,也建议他们给青年更多保障;从三、四线城市,也建议他们不要攀比,因地制宜实现发展。
综上,本道题的基本思路是:开头结合自身经历进行联想表态,说明自己的态度是理解和担忧并存,接着分析理解选择的原因,接着言明担心,当成过度,最后为了实现大家的共同发展,可以从树立正确职业观念、给予青年更多保障、因地制宜实现发展等各个角度提出建议。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看到这个话题,我想起了毕业时何去何从的艰难选择,所以,对于这些应届毕业生的想法,我是十分理解的。但是在理解之余,我也有些许担心。
仔细想想,应届毕业生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挑战自我的需要。应届毕业生多是年轻人,他们活力十足,喜欢新事物,期待不断挑战自我,让自己的人生拥有更多的可能性。所以他们会选择毕业后直接去到新一线、二线城市等这些机会更加多的地方,希望在这些地方扎稳脚跟,实现个人价值。
二是引进制度更给力。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开启了“抢人大战”,针对本科、硕士、博士给出了不同的优惠政策,以吸引人才前来就业。武汉、长沙、成都等新一线城市资源更加丰富,所以他们给出的条件更加吸引应届毕业生,而三、四线城市本身发展程度就还不够,所以给出的优惠自然是难以跟大城市相比,也就难以获得应届毕业生的青睐。
应届毕业生是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若是都去了大城市发展,那么小城市就难以依靠这些人才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因此,为了能够让这些应届毕业生在未来获得更好发展,也为了让城市发展的更好,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树立正确职业观念。一方面,学校在毕业前开设就业指导课程,邀请往届毕业生分享经验,让应届毕业生知道选择不同城市的利弊,方便他们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做到科学择业。另一方面,中国青年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也可以多关注应届毕业生情况,发表一些宣传、引导性文章,让大家都认识到选择无关对错,希望大家尊重自身选择,做到不管在哪里工作,都要爱岗敬业,在奋斗中绽放青春。
第二,给予青年更多保障。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要落实给应届毕业生的保障,在住房补贴、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关怀。此外,这些城市的工会等部门也要重视这些青年,保障他们应有的福利待遇的同时,也要多开展活动,让他们在异乡感受到温暖。
第三,因地制宜实现发展。三、四线城市也要找准城市发展特色,除了应届毕业生,也可以重点引进其他方面的技能型人才,促进城市发展。此外,要重视现有人才,建立人才储备库,了解他们的特长,给予他们发展机会,让他们为城市发展多出一份力。
。。。
注:篇幅有限,完整版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