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年真题 > 事业单位 > 广东 > 面试 >

2022广东事业单位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梅州市9月25日)

 2024-01-01 20:27:30   爱真题   237 

说明

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

第1题:

近年来熊孩子事件频繁上热搜,有人认为高素质的家长才能教育出好孩子,对此你怎么看?

第2题:

你和小李一起去群众家里处理矛盾,群众认为小李说话不中听,然后气冲冲地把小李赶到了门外,作为小李的同事,你会怎么办?

第3题:

你单位计划在某脱贫村发展乡村旅游,打算组织一场活动,号召大家发展农家乐。领导让你负责,你会怎么组织?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属于社会现象类题目。“熊孩子”是一个常见话题,本题不同的地方在于给出了既定观点,即“高素质家长才能教育出好孩子”,考生可以结合自身认知提出明确观点,本题从认可该观点进行分析。接下来结合题干展开具体分析:

审题点1:“近年来熊孩子事件频繁上热搜”

“熊孩子”常形容调皮、岁数小、不懂事、无法无天,并且暂时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孩子。熊孩子高空抛物、熊孩子故意绊倒孕妇、熊孩子划伤300万豪车。每当熊孩子闯下大祸时,我们不得不问家长的榜样和监管在哪里?

审题点2:“有人认为高素质的家长才能教育出好孩子,对此你怎么看”

这句话给出了观点。我们常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尤其是这些熊孩子往往年纪小,他们多数时间是和家长在一起的,孩子到底会不会成为“熊孩子”,关键在家长。因此,考生可以认可该观点。这里需要考生进行明确的是,所谓“高素质的家长”并不是指高学历、高社会地位的家长,而是具有社会公德、明是非道理的家长。接下来,就需要分析这一观点为什么有道理?一方面,高素质的家长,往往能够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让孩子能看到榜样的力量。另一方面,一旦出现熊孩子的行为,高素质的家长往往不会无原则地放纵孩子,不会把孩子还小当成理由,会有正确的教子之道。

最后,我们如何能更好地破解熊孩子难题,需要提出对策。这道题目我们可以从主体分析法角度提对策,因为本题中出现了明确的主体“家长”,那么首先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要亲身示范,积极引导。考生可以联想,既然有好家长,那么我们就需要宣传出去,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是从社会角度加强宣传引导。此外,如果“熊孩子”的这些行为换成成人,则必然需要付出法律代价,因此,还可以从政府角度,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对于违法了相关法律规定的“熊孩子”闹剧,需要有违法成本。

综上,本题的答题思路为:首先,表达对观点的认同;其次,从高素质家长能够言传身教、能及时纠正孩子错误行为两个方面分析;最后,从家长加强家庭教育、社会积极宣传引导、政府健全法律法规等角度提出建议。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近年来,诸如熊孩子高空抛物、熊孩子故意绊倒孕妇、熊孩子划伤300万豪车等等冲突事件频发,而且关注度都很高。“熊孩子”本是一些地区形容孩子不懂事、调皮的一句方言,带着相当程度的亲昵成分,但是,不知从何时起,现在的“熊孩子”一词,指责、怨忿和无奈的意味增多,需要引起我们的深思。

我认为“高素质的家长才能教育出好孩子”是很有道理的。所谓“高素质的家长”并不是指高学历、高社会地位的家长,而是具有社会公德、明是非道理的家长。一方面,高素质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有着积极影响,礼节礼仪是人们相互之间交往必备的规则要求,以及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要求,教育孩子懂礼貌就是教会孩子在不同的场合中用合适的言行举止行事。高素质的父母会在日常生活中借用生活化场景、持续性教育孩子礼仪礼貌。另一方面,一旦出现熊孩子的行为,高素质的家长往往不会无原则地放纵孩子,会批评指出孩子的问题,切断“熊孩子”生长的土壤,对孩子不遵守秩序、不顾他人感受的行为,不会把孩子还小当成理由,会及时纠正、积极引导孩子回归“好孩子”。

为了更好地破解“熊孩子”难题,是需要家长、社会、政府多方面来共同发力的。

第一,加强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给孩子立好规矩,让他从小就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其成为他的行为准则,形成自律。同时,家长一定要做好亲身示范作用,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赏罚分明、言出必行,言传身教地将正能量传递给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第二,强化宣传引导。一方面,要通过抖音短视频平台、微博发起热门话题讨论、主流媒体发表评论等方式,对社会上出现的“高素质家长”行为,如宝妈给其他旅客准备暖心礼物、乘坐高铁家长提前向周边旅客致歉等,要进行宣传报道;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加强社会公德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提升公共文明涵养。

第三,健全法律法规。对于涉及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的“熊孩子”闹剧,也要将“童行无忌”变有“忌”。不仅要责令家长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还要对监护人做出相应处罚,情节严重者应以“纵容、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为由严肃惩处,切实提高违法成本,督促家长更好履行职责。

。。。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

  --   -- 下载真题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