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按照德国科学家海克尔对生态学的定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科学
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科学
2、分布于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往往比分布于温暖地区的同类个体更大、相对体表面积更小、单位体重的散热更少,有利于抗寒。这种现象符合______
A.阿伦规律 B.贝格曼规律
C.林德曼定律 D.李比希定律3、种群年龄结构类型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3种。下列关于种群年龄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增长型的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根据种群年龄结构无法推测种群的动态
C.衰退型的种群有较多的老年个体 D.稳定型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平衡
4、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陆生植物可分为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其中阳性植物的特点是______
A.生长在荫蔽条件下,光补偿点较高 B.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光补偿点较高C.生长在荫蔽条件下,光补偿点较低 D.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光补偿点较低
5、根据《中国植被》的分类方法,植物群落分类单位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______
A.植被型、群丛、群系 B.群系、植被型、群丛
C.群丛、植被型、群系 D.植被型、群系、群丛
6、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不属于互利共生的是______
A.蚂蚁和蚜虫 B.蜜蜂与槐树
C.菟丝子与向日葵 D.大豆与根瘤菌
7、划分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生态学分支学科的依据是______
A.生物组织层次 B.生物类群
C.生境类型 D.应用领域
8、下列关于森林群落优势种和建群种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优势种不可能是建群种 B.优势种可能同时还是建群种
C.一个群落不可能只有一个建群种 D.一个群落不可能有两个以上的优势种
9、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在我国某些沿海地区快速繁殖,对当地红树林等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这种现象属于______
A.种群平衡 B.种群波动
C.种群衰亡 D.生态入侵
10、有一面积为13公顷的土地,其中林地和裸岩的面积分别为10公顷和3公顷,这一区域中生长着5万株马尾松,因此该区域中马尾松的生态密度为______
A.5000株/公顷 B.3846株/公顷
C.50000株/公顷 D.25000株/公顷
11、在全球碳循环中,最大的碳库是______
A.大气 B.草原
C.森林 D.海洋
12、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不属于氮循环过程的是______
A.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D.氨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13、地形作为生态因子,其变化会引起水、肥、气和热的重新分配,如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会引起气温的改变。一般来说,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温度大约下降______
A.16℃ B.14℃
C.6℃ D.0.6℃
14、计划火烧是林火管理采取的重要措施,但其对森林生态系统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下列属于不利影响的是______
A.加快养分循环过程 B.增加空气中颗粒物的含量
C.促进幼苗幼树更新 D.降低森林火险等级
15、盖度是描述群落数量特征的重要指标。下列对盖度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B.植物个体数量占样方总数的百分比
C.植物物种数量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D.某物种出现的样方数占样方总数的百分比
16、芦苇的根通常生长在水下底泥中,植物体大部分伸出水面,因此芦苇属于______
A.沉水植物 B.浮水植物
C.挺水植物 D.旱生植物
17、下列关于温度因子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生物生长发育需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进行
B.环境温度的改变可引起其他生态因子的改变
C.内温动物可通过体内氧化代谢产热来调节体温
D.环境温度不会影响外温动物的生长发育
18、下列关于种群J型增长和S型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J型增长曲线受K值控制 B.种群的指数增长即S型增长
C.J型增长发生于资源有限环境中 D.种内竞争会导致种群呈S型增长
19、调查发现,几十只同种昆虫在一棵大树上取食叶片。如果以此食物链构建生态锥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能量锥体为金字塔形,数量锥体为金字塔形
B.能量锥体为倒金字塔形,数量锥体为金字塔形
C.能量锥体为金字塔形,数量锥体为倒金字塔形
D.能量锥体为倒金字塔形,数量锥体为倒金字塔形
20、酸雨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不但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下列物质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能导致酸雨产生的是______
A.二氧化碳和氧气 B.二氧化碳和氮气
C.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D.二氧化硫和氧气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1、他感作用
22、边缘效应
23、次生演替
24、初级生产力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25、种群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成立的假设条件有哪些?简述其曲线特点。
26、物质生产和分解是生态系统的两个重要生态过程。简述生态系统分解作用的意义、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7、简述碳循环的过程和特点,并举出两种对碳循环有重要影响的人类活动。
四、论述题,25分。
28、论述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面临的威胁和管理对策。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