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
第1题: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居民解决乡愁的问题?
第2题:
社区居民张大妈养狗,宠物狗随地大小便,污染了社区环境,环卫工人因此与张大妈产生了冲突,但张大妈是孤寡老人,你作为社区工作者,该怎么办?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这是一道综合分析题,通过总书记一句话来引出乡愁,想要解决乡愁需要结合总书记的这句话来考虑,具体结合题目进一步分析。
审题点1:“习近平总书记说:‘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是引出了“乡愁”一词,是从城市应该加强生态建设的角度来阐述让居民“记得住乡愁”,也为我们提供了其中一个缓解方式是让城市建设能够具有自然的生态特色。
审题点2:“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居民解决乡愁的问题?”
明确问法是解决乡愁,所以要从怎么做的角度回答问题。根据审题点1可以知道,其中一个方式是发展城市自然生态。除此之外,还应该从乡愁的产生原因考虑,乡愁产生一方面在于对当前城市文化的不认同,陷入对过去的怀念;一方面在于没有归属感,之前的生活习惯可能被人为打破。所以想要解决乡愁,一方面在于城市建设要尊重历史和文化,从自身出发,切忌整齐划一的效仿而抹杀了城市文化。另一方面,要增加归属感,这就是需要对各民族风俗进行尊重,从保留的角度,把居民从小到大体验的生活习俗留下来。
故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以是:说明对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的理解,引出乡愁一词——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中以及乡愁产生的成因中,得出三个解决方式。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是在指引我们如何进行城市建设,通过展示城市之美,让居民能够记住家乡,在我看来,想要解决乡愁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加快城市生态建设,缓解乡愁。就如同总书记的指示一样,要依托山水脉络让城市融入自然。所以我们当前的城镇化建设也应该注重居民对自然生态的体验,要摒弃填湖填海造城、平山造城的理念,城市风貌不能仅仅是钢铁水泥的铸造的“森林”,也应该不断依托于当地的生态特点、山川河流等的走势,从好山好水好风光的角度出发,维护生态多样化、维护自然风光,保持城市的绿色“森林”,给在城市工作、生活的人亲近自然的机会,抚慰乡愁。
第二,增强城市文化,让乡愁成为乡情。一些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不顾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一味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为城市换“新颜”。所以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要摒弃过去那种一味的向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看齐”,以新为美、以洋为美的理念,不能一味从怪和奇的角度去进行城市建设,而要继续传承自己的城市文化风格和脉络,从对城市内特色小巷、名人故居、重要历史遗址等的保护出发,依据自己的城市历史,进行现代化建设,为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保留历史记忆,防止出现因为城市“变味”而滋生的“新乡愁”。就像杭州对于西湖断桥的保护,就是从尊重自己城市的历史文化出发,让杭州市民由此拥有是对杭州城市文化的自豪感而非对过去杭州文化的怀念感。
第三,保留民族记忆,解决乡愁。各民族在生活中留下的风俗习惯更是环绕在每个居民心中的一份思念,是从小到大的一种传承。所以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也要给民族风俗留下一席之地,可以通过聚集情况,划分各民族聚居区,通过民俗街等的建设,保护民族文化,就像北京牛街,正是根据伊斯兰教的活动特点,以礼拜寺为基础建设的回族聚居区,它保留了回族生活的痕迹和特征,为回族留下了族群记忆,给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带来归属感。
中国自古就有“落叶归根”的说法,可见归乡一直是缠绕在中国人心中的理想,让民众能够记住家乡、留在家乡是一种幸福,希望在我们建设的道路上能够守护好这份幸福。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