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
材料:
网络募捐是实时通信工具和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催生的募捐的形式,由于其具有成本低、传播快、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通过网络平台发起筹款向社会求助的信息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通过各大网络平台个人求助的金额就达到200亿元。然而,这种个人筹款并不属于慈善募捐的范畴,曾遭遇“监管难”。有人甚至通过伪造病历的方式在网络平台发起筹款,不仅骗取了他人钱财,更伤害了公众的爱心。
2016年11月,罗一笑事件成为网络热门话题。微信公众号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采用每转发一次患者就可以得到1块钱的方式刷屏了“朋友圈”,短短几天就有超过11万的人进行打赏,累积获得善款近百万。但随着事件的不断扩大,当事人罗尔被曝光出坐拥3套房产等,从而舆论旋涡不断扩大,直指这是一场“带血的营销”。2018年11月,一名男子利用假病历多次在“水滴筹”、“轻松筹”上发起筹款。该男子后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万元。2019年5月,“德云社”相声演员吴帅(艺名吴鹤臣)突发脑出血,其家人为其在“水滴筹”上发起100万元的筹款。然而网友发现,吴家在北京有两套房产、一辆车,却还是在平台信息中显示了“贫困户”的标签。
“水滴筹”、 “轻松筹”等平台采用的网上个人大病求助已成为互联网捐赠中作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方式之一,但“骗捐”事件却屡次被曝光。2019年11月30日媒体曝光称,水滴筹的地推人员在超过40个城市的医院病房“扫楼式”寻找求助者,引导患者发起筹款。这些地推人员自称“志愿者”,在帮助患者发起筹款时只是口头询问,并未核实患者病情、财产状况等信息,并随意填写筹款金额、套用模板,鼓励患者大量转发筹款信息。水滴筹的平台漏洞问题再一次引发公众讨论,网络募捐平台陷入信任危机。近年来,网络筹款平台数量、业务量和涉及领域均在增扩,社会对其规范化、透明化的要求也日益迫切。“新型慈善行为监管该何去何从?”成为值得政府、社会团体、互联网平台等多方深思的问题。
第1题:
对于材料里说的这个网络公益募捐诈骗的现象,你怎么看?
第2题:
假如你的班上有个同学患了重病,需要30万元,你如何组织募捐活动。
第3题:
为了更好的发展网络募捐,谈谈你的对策和建议。
第4题:
假如你是网络平台的工作人员,你的平台出现了材料中的三起涉嫌诈捐事项,平台信任度下降,领导让你通过一次视频讲话挽救这次“社会信任危机”,请进行现场模拟。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是社会现象题目,材料中列举了一些网络公益诈骗的负面案例和一些相关数据,例如有百分之多少的人参加过网络募捐,其中有百分之多少被诈骗过,网络募捐活动实则只有多少用于真实的捐款等等。由此可见,网络公益募捐诈骗事件时有发生。
网络公益募捐利用的是民众的同情心,出现诈骗后会伤害捐助者,让其感到上当受骗,甚至不敢相信公益募捐,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可以首先分析网络公益募捐诈骗的危害,可以从当下和未来的角度进行思考,也可以采用维度分析法。既然网络公益募捐诈骗危害巨大,我们就需要去思考到底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发起网络募捐的平台泥沙俱下,不容易分辨真伪;而公众给私人账号捐款,缺乏必要的监督环节;管理机制的缺失使募捐资金的使用、善款余额的处置缺乏透明度。此外,虽然民政部出台了而《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两项行业标准,但是对于存在诈骗的平台或个人并没有明确法律责任,无法从根本杜绝此类现象。因为是不好的现象,我们肯定要想办法进行解决,可以从原因部分的不足入手,如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完善平台监管、提高个人意识等。
因此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为:简述危害-分析原因-解决措施。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材料中的现象让我不禁想到著名的“罗一笑”事件,这是大众首次将目光投向网络公益募捐诈骗。从数以万计的人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捐赠,到剧情翻转,发现此事是一场营销,最终许多网友气愤地表示自己被骗了。
由此可见网络公益募捐诈骗危害巨大,一方面伤害了捐助者的爱心,甚至让民众不敢再次相信网络公益募捐,不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借网络募捐之名行诈骗之实的网络“公益活动”不时出现,极大伤害了网络公益事业的公信力,而真实需要捐款的救助者可能会面临无计可施,延误救助时机。
网络公益募捐诈骗的背后,隐含着多种问题:
一是网络募捐难以判断真实性。捐助者只能看到生病照片或者病情介绍,无法辨别真假,甚至出现有个别投机者直接从网上下载几张别人的生病照,再编辑一些文字就开始进行募捐。二是网络募捐平台机制漏洞,管理不规范。平台缺乏审核机制,对于需要募捐者没有进行资格审查,也缺乏必要的监督环节,后续募捐资金的使用、善款余额的处置同样缺乏透明度。三是法律体系不健全。虽然民政部出台了而《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两项行业标准,但是对于存在诈骗的平台或个人并没有明确法律责任,无法从根本杜绝此类现象。
我认为网络募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慈善的运行方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此作用能否保持,仍需要多方努力:
第一,提高辨别意识,防范爱心诈骗。通过媒体广泛发布关于网络募捐的辨别技巧,提醒捐助者提防发布个人账户或者普通社交平台上的私人救助信息,在捐款前一定要确认平台是否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名单之中。
第二,网络募捐平台建立健全机制。平台要审查甄别求助信息,设置救助上限、强化信息公开和使用反馈,要做好风险防范和责任追责:对于捐赠资金,应直接进入慈善组织的银行账户或安全的第三方支付账户,平台不应截留或代为接受捐赠资金。
第三,强化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通过立法明确处罚标准,对于骗捐、诈捐行为要区别与一般的诈骗犯罪,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诚信体系,如募捐人出现诈骗行为,要记入个人诚信记录。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