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年真题 > 其他 >

2019河北选调生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5月25日上午)

 2023-10-19 11:19:06   爱真题   771 

说明

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

第1题:

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有人说,基层是讲人情的社会,不适合法律,你怎么看?

第2题:

有位哲人说,在猫的时候,不要忘记当老虎的目标,成为老虎之后,不要忘记你曾经是一只猫,你怎么看?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审题点1:“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法治化治理一直是我国十八大以来推行的社会治理方式,考生可以联系十八大四中全会的主题,作为开篇,继而来论证法治中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社会治理法治化不仅是基层政府的执政的必要要求,也是群众在面临一些纠纷和问题时的解决方式,所以可以从这两方面切入进行论证。

审题点2:“有人说,基层是讲人情的社会,不适合法律,你怎么看?”

讲人情确实是中国社会存在的现实,我们过去生活在村落讲究的是熟人社会。但是后一句“不适合法律”这句话就明显有悖于现代社会的法治精神,所以这样的点是片面的,可以在开篇进行说明,也可以适当分析一下产生这种观念的原因,进而提出对策。而对策的方向是,该如何更好的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指的就是我们社会治理要走法制化的道路,其中也包括基层社会。对于有人说基层是讲人情的社会,不适合法律,我认为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第一,基层是政府的组成部分,掌握着公权力。基层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是遵循着宪法以及法律的原则,在执行行政权利时,也在法律的框架内执行。基层是落实国家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所以基层政府并没有因为人情社会而脱离了法律的监督和约束,反而是更好的践行依法行政。

第二,基层群众法律意识觉醒。中国虽是人情大国,讲求仁义礼智信,在基层更是熟人社会,但是在一些大是大非,有违道德,法律的问题上,当今基层的群众几乎都会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进而推进了社会治理的法治化。

而出现这种认识的原因一是因为基层干部职工缺乏管理智慧、规则意识淡薄,二是因为法治理念和政策传导不足,上级部门的监督核查不够,才为这种错误观念提供了温床。

因此,这种观点我们应该摒除,并且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的法治化。

第一,培育法治精神。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落实领导干部法治实践,加大法治在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等环节的权重,推动领导干部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在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第二,夯实基层治理。健全完善德治、法治、自治“三治合一”的农村治理体系,推进以法治为核心的基层治理,依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择法治素养高、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基层干部当带头人,依法行使职权、管理村务、服务村民,建设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基层组织,依法保障好、维护好群众自主管理农村事务的民主权利。

第三,完善社会法制体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立法的途径,通过立法论证、听证、评估等方式,依法保障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权的实现。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社会领域的立法,建立健全社会组织法律制度,依法保障公众的治理参与权、治理权。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

  --   -- 下载真题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