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年真题 > 教师资格 > 初中 >

教师资格初中生物真题及答案解析(2021下半年)

 2022-12-07 11:23:20   爱真题   123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1.藻类、苔鲜、蕨类植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有很薄的叶片

B、具有维管组织

C、用孢子繁殖后代

D、有根、茎叶的分化

2.下列有关植物果实和种子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花生的外壳由子房壁发育而成

B、苹果的食用部分由子房壁发育而成

C、油桃果实内的桃核由胚珠发育而成

D、蚕豆的食用部分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成

3.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征。下表是四种植物叶片的相关数据,其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为了研究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置数量相同的绿豆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芽情况如下表:该实验除研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外,还能研究的问题是(  )。

A、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棉花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照越强,越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增加

B、长跑后,肌肉酸胀乏力是因为酒精的大量积累

C、温室栽培保持昼夜恒温,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D、稻田定期排水,避免根长期无氧呼吸导致腐烂

6.下列生产活动或自然现象中,生长素的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扦插枝条时保留芽,易于生根成活

B、摘除棉花的顶芽,使其多开花多结果

C、移栽树苗去掉部分叶,提高移栽成活率

D、倒伏的玉米苗,背地生长以更多地接受光照

7.图1表示某些物质在生物体和无机环境之间的部分流动途径。甲、丙表示含碳物质进入生物体的相关生理作用,乙、丁表示水离开生物体的相关生理作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1.A、甲主要指光合作用

B、乙主要指排遗作用

C、丙可能为呼吸作用

D、丁可能为蒸腾作用

8.将新鲜的牛奶加入适量的蔗糖煮沸后,倒入消毒后的大口玻璃瓶内,再将适量的酸奶倒入其中,用来制作酸奶。下列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是(  )。

A、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密封

B、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不密封

C、煮沸冷却后再倒入酸奶并密封

D、煮沸冷却后再倒入酸奶不密封

9.下列关于淀粉、脂肪、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B、都含有C、H、O这三种元素

C、都可通过颜色变化进行鉴定

D、都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

10.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内只有一种核酸

B、真核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C、原核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真核细胞都有中心体和核糖体

11.图2是人体的消化系统示意图,其中含消化酶种类最多的部位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和坏死均受基因的控制

B、衰老的细胞,其化学成分不再更新

C、造血干细胞分化程度低,能持续分裂

D、癌细胞易扩散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加有关

13.下列关于细胞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叙述,此项符合题干要求的是(  )。

A、都会出现核膜、核仁的消失和重现

B、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都是真核细胞正常的分裂方式

C、真核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细胞可进行无丝分裂

D、有丝分裂过程需要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无丝分裂过程不需要

14.下列有关物质转运的叙述,此项符合题干要求的是(  )。

A、一种氨基酸只能有一种RNA转运

B、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一定转运至细胞膜

C、主动运输使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趋于一致

D、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可进行物质的双向转运

15.按含氧量的不同区分,血液可以分为动脉血和静脉血。图3为人的心脏内部结构示意图。图①~④的结构名称及其中的血液类型对应此项符合题干要求的是(  )。

A、①—右心房,动脉血

B、②—右心室,动脉血

C、③—左心房,静脉血

D、④—左心室,动脉血

16.在一条离体神经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兴奋。图4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及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此项符合题干要求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的,aa是红色的;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的,而雌牛是红色的,一头红褐色母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为(  )。

A、雌性,Aa

B、雄性,Aa

C、雄性或雌性,aa

D、雌性,Aa或aa

18.图5中四个系谱图依次反映了甲、乙、丙、丁四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黑色填充表示患者),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判断可排除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碳元素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中

B、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的

C、化石燃料短时间内大量燃烧可能打破碳循环的平衡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

20.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红雀和金鱼的行为分别是(  )。

A、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B、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

C、后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D、后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

21.下列内容的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念的是(  )。

①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

②消化腺、消化液与营养物质的消化

③自然界中生物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④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下列属于验证实验的是(  )。

A、在学习完“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导管运输”的内容后,教师组织学生观察红墨水在茎和叶中的运输

B、在学习“血液的组成”时,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人血永久涂片,识别红细胞与白细胞,比较它们在血液中的含量

C、在学习“植物细胞的吸收和失水”时,教师组织学生将萝卜置于不同浓度盐水中,观察萝卜条形态的变化

D、在学习“心脏的结构时,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心脏的结构,并向某个血管中注水,观察其它血管中是否有水流出

23.某教师研究探究式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他通过教育研究的方法开展研究。下列做法中最恰当的是(  )。

A、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了解探究式教学策略的教学效果

B、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探究式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C、通过行动研究法,了解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D、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对探究式教学策略的态度和看法

24.在“植物细胞的结构”一节教学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洋葱、黄瓜、番茄、黑藻、菠菜、青椒等材料组织学生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然后讲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这部分教学的内容为1课时,关于这一教学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认识和规范的操作显微镜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B、学生可以从给定的材料中选择2-3种进行观察

C、教学中运用了通过事实总结形成概念的教学方式

D、教师可以通过识图的方式,检测学生的概念掌握的情况

25.缺

二、简答题。请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简答。

26.春季浮游藻类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形成以硅藻为主的群落,而后转为以绿藻为主的群落,继而转为以蓝藻为优势种的群落。

问:①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角度分析,上述藻类属于______,它们的种间关系主要表现为______。(6分)

②进入春季后,湖泊中各种藻类种群环境容纳量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理由是______。(6分)

③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春季升温过程提前,而光照尚未增强,研究表明,蓝藻更适应这种高温低光照的新环境,由此推测,气候变暖对湖泊中蓝藻成为优势种的时间将______。(填“提前”或“推迟”或“不变”)(3分)

27.如图表示是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更高,原因是______。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物浓度高于b时,反应速率并未提高,其中限制因素可能是______。(6分)

②酶活性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产物的生产来表示。为准确测量酶活性,在实验进行时,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设置为______(填“a”,“b”,“c”),合适的理由是______。(6分)

③若反应体系中酶浓度提高50%,则最大反应速率会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分)

三、案例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

材料:某校教师组织学生在各自生活小区的花园中捕捉蚯蚓,然后带到学校开展“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不同教师设计的实验观察不同,下面是其中的两种:

“观察蚯蚓的运动”实验方案1:

①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

②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及身体的变化。

③比较蚯蚓在两种情况下运动的方式和运动速度的异同点。

注意:在观察过程中,应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其体表保持湿润。

“观察蚯蚓的运动”实验方案2.①将滤纸浸润(水越少越好),紧贴在一个装有2毫升水的大试管内壁一侧。

②将一条6-10厘米的蚯蚓,放入大试管底部的水中。

③将大试管向没有贴滤纸的一侧倾斜料45°,观察蚯蚓的运动情况。

④将大试管向贴有滤纸的一侧倾斜45°,观察蚯蚓的运动情况。

⑤比较蚯蚓在两种情况下运动方式和运动速度的异同点

28.问题:

(1)结合材料分类列出教师在实验中所使用的课程资源,并说明分类的依据。(6分)

(2)如果要达到实验目的,至少还需要补充哪些实验器材。(4分)

(3)分别分析这两个实验方案的局限性。(10分)

(二)

材料:某教师关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课的教学思路片段如下:

①为了解决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植皮问题,需从烧伤病人的皮肤上取下细胞置于培养液中培养,推测培养瓶中应该加入哪些培养物质才能让细胞活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身体里的活细胞要存活是否也需要这些物质?引出课题: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②教师引导学生查阅食物营养成分表,对比分析不同食物中共有的营养物质,据此推测细胞生活需要的营养物质。

③教师提供皮肤细胞培养液的配方表,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实际培养细胞时,添加的物质和前面推测的物质的异同点。

④教师提供细胞各种结构成分,引导学生回顾摄入的食物归根结底来自组成这些生物体的细胞,使其体会细胞从外界吸收的物质具有构建细胞和生物体的作用。

29.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应注意的事项。(10分)

(2)结合材料:举例分析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计划培养学生的哪些思维能力。(10分)

四、教学设计题。请按题目要求,进行回答。

(三)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某教师在进行“血管”一节的教学时,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A.教师组织学生用低倍镜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的血管及血液流动情况,将观察到的现象用绘图或文字的方式进行记录,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观察结果。

B.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各小组描述的观察现象,从血液流动速度血液方向等方面,对不同血管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C.教师播放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的视频。

D.教师组织学生进一步观察人体循环系统的示意图,引导学生梳理不同血管以心脏之间血液流动方向的关系,并书写板图和板书。

E.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生活现象。

30.问题:

(1)设计本节教学内容的板书和板图。(10分)

(2)设计本节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10分)

(3)设计本节教学的问题串。(10分)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

  --   -- 下载真题及解析